第102章 应募结束(2 / 2)

莽在北宋末年 贼秃秃 1649 字 2023-08-31

程文考试题共分三类,默经,大义,策问。

默经是从《武经七书》里截取段落,有的掐头去尾,有的中段留空,类似于短句填空题,共有五道。

大义类似于阅读理解,节选一段内容,要求写出自己的理解,提炼中心思想。

所选内容多数源自《武经七书》,也有部分《论语》、《孟子》等基础儒家经典经籍。

策问考时务边防策,要求五百字以上。

赵莽仔细默读策问试题,试题写得晦涩啰嗦,单是读懂已不简单。

读了好几遍,赵莽才基本确定,这道策问,要求应征者针对当下大宋边患,以及未来如何构筑有效边防体系,进行合理解答。

赵莽精神大振,这不正好和前日清风楼上,他和马扩的畅谈完美应和!

把二人谈话内容稍加梳理,再写几条具体建议,誊抄一遍不就成了!

提笔蘸墨,赵莽先开始答占比最重的策问题。

以他的文笔,自然不可能通篇写成文言文,只能半文不白地将就着写,意思表达通畅就行。

即便如此,真写起来,赵莽还是直呼不简单。

他这两只手,各拎一柄三十斤重的石锤轻而易举。

捏着毛笔写字,一两百字写下来,就觉得手酸发抖。

还要努力按照当时语境遣词造句,不能通篇写大白话。

一篇近八百字的小作文写下来,赵莽浑身大汗淋漓,询问小吏时间,竟然已经过去大半。

赶紧开始从头答默经和大义。

五道默经题,两道出自《卫公兵法》,两道出自《孙子兵法》,一道出自《司马法》。

赵莽答出三道半,半道卫公兵法实在想不起来,一道司马法见都没见过,囫囵着乱写几句。

三道大义,两道出自《三略》,一道出自《孟子》。

赵莽答出孟子一道,三略一道,另一道却读不懂考题,只能凭感觉胡写一通。

考房外响起鸣锣声,程文考正式结束。

赵莽如释重负,交卷之后长舒口气。

这种把字眼抠到指甲缝里的感觉,他可不想再体验第二次。

由此可知,进士科考又该是怎样一种地狱难度的体验。

武学官舍大门外,赵莽和高进、邵青碰头。

邵青不知从谁手里抢来一本《卫公兵法》,忙着翻找原文对答案。

“‘远则力疲而不及,近则敌知而不应’!他娘的,只写对一半!”

邵青捶胸顿足,大声骂咧着。

高进苦笑道:“程文考比我预想的还要难,这次效用兵招募,当真不简单。”

赵莽也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坐在考房一个时辰,比练一整天拳还累!”

高进深有同感:“我们果然不适合读书考科举。”

邵青脸色不太好看,显然考得不如意,急吼吼地道:“二位,我先走一步,得去找一趟高二郎君!”

告辞后,邵青匆匆而去。

高进皱眉道:“此次程文考,不誊录,不糊名,只怕后边有人使手段。”

赵莽笑道:“放心,童太傅心里有数,我们只管考完,发挥出水平就行。”

高进点点头,稍稍放心些。

二人前往附近武成王庙逛了圈,回了内城国公府。

~~~

两日后,皇城端礼门内,吏部衙署。

侍郎房里,吏部侍郎范致虚,亲自为登门造访的童贯奉茶。

童贯拿着一份答纸,看得津津有味。

“嗯,不错,不错,思路清晰,条理通顺,见解也颇为深刻。

就是针对女真人的观点,未免太过偏颇和激进。

谦叔(范致虚字),你看如何?”童贯放下答纸,呷一口茶,笑道。

范致虚拿起答纸扫视几眼,笑道:“在本次效用兵程文考里,尚算不错,就是这文笔太糟糕了些,字也写得差。”

童贯道:“这些人,将来要放到军中,上阵搏杀冲锋陷阵才是本职,能写军报,看懂朝廷诰旨就行。

似谦叔这等进士之才,看不上这点文墨,倒也正常。

某自问也没什么才学,倒也不影响为官家办差。”

童贯拨弄盖碗,笑容意味深长。

范致虚忙拱手道:“太傅自谦了!

太傅执掌兵权,乃是我朝中流砥柱,官家臂膀,下官就是再苦学一世,也及不上太傅分毫!”

童贯笑了几声,指着答纸道:“谦叔认为,以此人成绩,能否招录?”

范致虚正色道:“此人武科、程文俱是拔尖,如此人才,自当为朝廷所用!”

童贯笑眯眯地点点头,又道:“还有一人名叫高进,也请范侍郎稍加留心!”

“太傅放心,下官一定办妥!”范致虚恭敬道。

童贯告辞离去,范致虚亲自送他离开衙署。

回到官房,范致虚又拿起那份答纸,粗略看几眼,一脸嫌恶地扔在一旁。

“狗屁不通,果然是个粗鄙武夫,也只配投效于童阉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