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家宴(1 / 2)

红楼襄王 飞花逐叶 2665 字 12天前

王培安的一番谏言,从乾清宫一直持续到乾右门,最终才不得不罢手停下,因为再往里就是内廷了。</p>

摆脱王培安后,朱景洪此刻想到了宋仁宗,这位曾有被包拯拉住不让走的逸闻,后者口水甚至都喷到了皇帝脸上。</p>

王培安虽无包拯那般“犯上”,但在一众朝臣中已属异类,又没人敢如他这般对皇帝不敬,哪怕是权柄最甚的首辅大学士。</p>

对于包拯,宋仁宗是个软性子选择了包容,朱景洪虽强势却也不会介意王培安。</p>

甚至他连介意的时机都没有,只因他才出乾清门就被注意到,然后消息便传到了关注者耳中。</p>

才独自走了没一会儿,他的那些个兄弟叔伯子侄们,就已经非常及时的来拜见了。</p>

最先到的是朱景淳兄弟二人,不是因为他们跑得比较快,而是所有人都明白其中分寸,不会不识趣的抢这两兄弟的风头。</p>

再之后则是忠顺王朱咸镆、老五云阳王朱景泽、老七兴山王朱景治等人。</p>

宫墙之内,众人簇拥着皇帝,一路上有说有笑讲个不停,这些王爷将军们拍起马屁也是得心应手。</p>

全程朱景洪没怎么说话,只是面带浅笑听众人说着,让人摸不透他在想些什么。</p>

“前番四川按察司上奏,说蜀藩擅夺妇人青壮强配之,你们可曾有所耳闻?”</p>

朱景洪突然提起这件事,在场众人还真就知道一些,毕竟作为宗室平日里闲得蛋疼,对宗室内部的事自是了解得多。</p>

蜀藩传自太祖,已历三百余年,在降等袭爵制度下,如今爵位最高者为辅国将军朱进址。</p>

其人虽年不过三十,却是朱景洪这位皇帝的爷爷辈儿。</p>

相对于世祖系之后的宗室,此前外封之宗室虽自由度高些,但其袭爵难度却高了不少。</p>

即使蜀藩传承三百余年,枝繁叶茂也是枉然,如今袭爵者不过三十来人,其余人全为庶民且自行谋生,和之前被朱景洪整治的燕藩还差。</p>

刚才他提到的这件事,乃是腊月初的上奏,朱景洪当日便让宗正府处置,可到现在都还没个结果。</p>

之前正统帝任老六为宗人令,主管宗室之赏罚事务,但具体事务仍由两位宗人负责,后来老六被圈禁并未影响宗人府运转。</p>

此刻皇帝提到的事,在场众人虽多少知道一些,但因不明圣意所以不敢乱答。</p>

见众人默不作声,朱景洪又道:“宗人府查了这么久,还没有一点儿消息?”</p>

管理宗人事务的左右宗人,是辈分较高的两位镇国将军,此二人眼下被一众郡王挤在了外围。</p>

此刻听到皇帝问话,这俩人连忙挤进核心,然后跪地请罪道:“臣等失职,请陛下惩处!”</p>

此二人皆是白发苍苍,都是“心”字辈的老家伙,是世祖庶兄弟们的儿子,与已故太上皇朱心堪是堂兄弟。</p>

别看只是镇国将军,但因他二人实掌宗人府,即便如朱咸镆这样的老郡王,也不敢对这两位长辈不敬。</p>

但此刻,两个老头儿战战兢兢请罪,哪还有平日半分尊贵威仪。</p>

“两位是宗室长辈,这些年操持宗务,也算是劳苦功高了……惩处就不必了,否则外人还不说朕苛责?”</p>

“但宗务乃大事,不可不严加处置,如今两位年高……可还能妥善周全处置?”</p>

皇帝前后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已非常明显,两位宗室老将军皆已了然。</p>

可对他俩来说,执掌宗务这一差事,乃是难以舍弃的肥缺,就此丢掉实在难以接受。</p>

其中一人正要抬头挽回,却被身旁一人给拉住了,同时后者答道:“陛下圣明,臣二人老迈,实在难堪重任,本已有退隐之心,然则陛下继位不久,宗务杂乱纷呈,臣等不敢骤然丢手!”</p>

“今陛下责问,臣等方知一时有失,竟已误了大事……故而请求去职,伏望陛下惩戒!”</p>

能执掌宗务这么些年,这些老家伙的政治水平也不低,说出来的话不但圆滑而且合理。</p>

“这些事先不急,但蜀藩之事你们得盯着,尽快处置平息民怨!”</p>

“再则对诸外藩,往后更得严加管,万不可再有害民之事发生!”</p>

当场免去这两人职务,似乎显得不近人情,所以朱景洪没有决策,但只要知趣这两人会退下去。</p>

对此朱景洪已有替代人选,便是朱景淳和朱景浩这俩人。</p>

此事只是个小插曲,但也预示着在乾盛一朝,对宗室的管理会更严格,会有许多远支宗室会被黜落。</p>

众人聊了一阵,而后便依圣意逐渐散去,他们应该在重华殿恭候皇帝到来。</p>

不只是他们,在宴会开始前一个时辰时,坤宁宫众宗眷们也陆续离去,唯有各位皇妃嫔等多留了一会儿,然后也各自回宫准备去了。</p>

今日是家宴,朱景洪穿的是皇帝常服,相对而言要随和许多,而宝钗等后妃则也是如此。</p>

来到坤宁宫时,众人均已散去,而宝钗也已更衣完毕。</p>

二人坐在正殿主位,朱景洪先聊着王培安的事,言谈之间不无揶揄之意。</p>

“这样的忠臣可谓难得,陛下私下里打趣倒无妨,可千万别让外臣得知,否则岂不寒了忠正之士的心!”</p>

“你不教我,这道理我还真不知道!”朱景洪打趣道。</p>

抚摸着已经隆起的小腹,宝钗笑着说道:“趁着陛下高兴,有个东西要给您看看!”</p>

“什么东西?”</p>

朱景洪询问时,宝钗已向莺儿使了个眼色,后者便从内殿取来了一个册子,模样倒跟各部院的题本差不多。</p>

转接过来,亲手递给朱景洪后,宝钗介绍道:“这是今年以来,宫里各项开支的汇总,得请陛下过目!”</p>

朱景洪翻看了前面,类别基本是采买、赏赐、仪式等项,看了几页他就觉得无聊。</p>

于是他直接翻到了最后几页,果然最后便是汇总的情况。</p>

而此时,宝钗亦开口道:“尚宫局汇总,正统二十年宫中各项用度,合计折银二百二十万两,比之去年超支三十万两,一百三十万两用于各类赏赐,五十万两用于先帝丧仪,余下四十万两用于宫中用度!”</p>

占大头的各类赏赐,乃是皇家对在京文武官员的赏赐,一年下来品类繁多开销巨大。</p>

看过之后,朱景洪抬头问道:“先帝丧仪用五十万,只超支了三十万两?”</p>

办丧事的钱是额外增加,按理说应该超支五十万,只超了三十万说明其他地方节约了。</p>

宝钗答道:“你放心,其他地方没让你寒酸,只是近一年朝廷未起战事,所以没派下那么多的赏赐!”</p>

对作战将士的赏赐,主要是由朝廷发放,但宫里还会再赏一次,有点儿类似皇帝私人奖励。</p>

最近一年基本没打仗,不但省下了许多军费,就连内廷赏赐也减少了许多。</p>

见朱景洪不说话,宝钗接着说道:“今年最后用度已入账,明年的预算可得定好了,定多定少还得你拿主意!”</p>

只有定好了预算,才能大概进行计划,否则接下来的事不好做。</p>

“以往最多时是多少?”朱景洪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