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顿悟,不是你在听到一个道理时,所感觉到的恍然大悟。”</p>
“而是在半生蹉跎,苦思冥想之后的如梦初醒。”</p>
“前者是接受道理事的感受,后者是完成了‘行’的过程,在思考道理的感受。”</p>
<div class="contentadv"> “两者截然不同!”</p>
顿了顿,林澈继续道:</p>
“你也可以把这个顿悟,理解为是失忆的人,遇到强烈刺激后,又重新拾起记忆。”</p>
“比如过度兴奋,过度悲伤等,强烈的情绪刺激,能够使‘心’产生对抗抑制长期改变的驱动力。”</p>
“不过,顿悟这种方式,明显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p>
听闻此言。</p>
徐妙云莫名有些失落,无声长叹一口气,不得不承认残酷的事实。</p>
不等她追问第二种,林澈直接道:</p>
“所以大多数人,也包括你在内,只能选择第二种方法。”</p>
“渐悟。”</p>
“渐悟?”</p>
徐妙云浑然不解。</p>
“没错,就是渐悟…”</p>
林澈没有藏着掖着,有条不紊道:</p>
“渐悟的本质就是积累,刻意练习,重复的练习,说的通俗点就是熟能生巧。”</p>
“刚刚解释熟能生巧的时候,我们讲到了,即算是你认为再枯萎的事情,只要重复不断坚持不懈的去做。”</p>
“也能真正的刻进你的心里,而且是实际意义上的刻进。”</p>
“形成长期改变之后,你的心里便得到了进化,你的行为也会更加倾向于你所习惯的方向。”</p>
“这样讲能理解吗?”</p>
徐妙云虽然有些半懂半不懂,但还是乖巧的应了一声,尽可能不去惹人嫌。</p>
“举个例子来说…”</p>
林澈打眼一瞧便知其意,却也拿她没辙了,又道:</p>
“以前你认为的‘知’,是可以通过学习受到表扬,亦或是改变自己的命运。”</p>
“但你的心却看不到未来,短时间内没有回馈,心就想让你疏解压力,稍作放松。”</p>
“然,你知行合一后,是你认为学习可以改变一切,对心来说又是一种习惯。”</p>
“心更倾向于这样做,所以也就选择了坚持学习。”</p>
林澈打了个哈欠,慵懒道:</p>
“总结一下,也就是说,知可以影响行,行也可以影响知。”</p>
“如今你再回味一下,知而不行,而是未知,这简单的八个字。”</p>
“还有玄而又玄的感觉吗?”</p>
话音未落。</p>
徐妙云豁的一下起身行礼,不假思索的脱口道:</p>
“没有了。”</p>
“方才还只是虚幻的概念,现如今好似看得见摸得到。”</p>
“谢谢林先生。”</p>
林澈莞尔:</p>
“很好,孺子可教也!”</p>
“这就是思考带来的变化!”</p>
“嗯,最后再送你一句话:此心不动,随机而动。”</p>
听罢。</p>
徐妙云反复默念着,牢牢记在心底,不敢有分毫的怠慢。</p>
“小女子拜谢林先生。”</p>
说罢。</p>
她又是欠身一礼。</p>
林澈对此浑不在意,摆摆手道:</p>
“即便你很喜欢看一些有营养的读物,可就算你翻遍古往今来的所有藏书,也不可能直接给你带来什么改变。”</p>
“所以你就会赶到焦虑不安,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