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火箭(2 / 2)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1698 字 2022-09-03

现在,在全世界,也就是中国的航空业发展最快,戈达德当然认为中国人或许会对他的这个火箭发展计划感兴趣,毕竟,火箭飞得可比飞机快得多,这对于追求“中国速度”的中国人而言,显然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但是戈达德还是太乐观了一些,他的火箭发展计划在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有些像天方夜谈,即使是中国航空专家也并不看好这种使用液体燃料的火箭,因为这种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都很困难,不如飞机实用。

本来,中国航空署也对这个液体火箭计划没有多少兴趣,戈达德的建议书一度被扔进了废纸堆里,直到赵北偶然视察航空署,才从角落里捡起这份建议书,然后他就看到了那种非常眼熟的火箭结构图,当时赵北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又穿越回了二十一世纪。

没人比赵北更熟悉这种液体火箭了,戈达德的设想在后世已经实现,人类不仅飞上了太空,而且也尝试着飞出太阳系,所利用的动力就是这种液体火箭。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戈达德的火箭确实很虚幻,但是在赵北看来,这个火箭发展计划很实在,从火箭箭体材料的选择到火箭燃料的配制,从发射场的建立到航天测控站的建立,基本上都在戈达德提交的这份厚厚的火箭航天发展计划中提到了,虽然很简略,而且也有计算偏差和理论误区,但是毫无疑问,在赵北看来,即使放在二十一世纪,戈达德现在的想法也不算过时,他缺少的不是想象力,而是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摸索。

戈达德并不是第一个论述液体火箭原理的人,实际上,最早提出利用液体火箭飞向太空的是一名俄国人,名叫齐奥尔科夫斯基,他的这个想法是在1903年正式公开发表的,只是当时没有人相信用火箭可以将人送进太空,这种想法实际上是科幻的专利。

当然,据说齐奥尔科夫斯基也是受到科幻的启发而将注意力转向火箭的,早在十九世纪末,科幻中就已出现了火箭载人飞行的记录,而试图将这一切转化为现实的正是像齐奥尔科夫斯基这样的理论科学家。

赵北原来并不打算这么快就介入航天事业竞赛的,但是既然戈达德主动投奔过来,那么,赵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火箭专家,实际上,根据他的记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火箭专家就是在这个美国火箭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著名的v2导弹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戈达德的“战略价值”。

于是,赵北命令一下,叫航空署再去联系戈达德,请他来中国工作,并负责组建一个火箭工程小组,并由戈达德本人担任组长,今天航空署署长谢缵泰之所以带人赶来总统府,就是为了此事,至于赵北办公桌上的这幅火箭结构图,正是戈达德刚刚完成的第一张正式的火箭设计图,交给赵北过目,并提出改进意见,现在,戈达德就在北京,只要赵北同意拨款研制火箭,这位美国的火箭爱好者就将正式成为在华外国技术专家,享受政府津贴,并在中国至少工作五年时间,为中国培养一批火箭人才。

赵北不仅打算叫戈达德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而且也打算让他研究一下固体火箭发动机,这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而且赵北也记得,这个戈达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也确实参与过美国军方的火箭筒研制工程。

当然,对于火箭的军事用途,赵北现在不会告诉唐绍仪,军用火箭研制工程是绝密中的绝密,知道这项计划的人非常少,一旦戈达德签署保密协议之后,他就会被送到荒凉的西北地区,那里曾是赵北为未来的原子弹工程设想的秘密基地,现在,改为火箭研制基地,戈达德将在那片与世隔绝的戈壁地区研究他的火箭,而一帮专门挑选出来的大学生和航空署技术专家也将在那里协助戈达德的工作。

唐绍仪得到提醒,对此严格保密,虽然不明白赵北到底打算拿这种火箭做什么用途,不过唐绍仪也没有再去关注此事,毕竟,他现在的工作是协助统帅堂将经济整顿计划完成,其它的事情他也没有工夫去操心,这事是航空署的事情,也轮不到内阁去插手。

赵北与唐绍仪就经济工作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讨论,等天黑下来之后,唐绍仪才告辞离去,然后,赵北吩咐副官将那位已在休息室等候多时的王揖唐叫到了办公室。

王揖唐走进总统办公室,先吹捧了一阵总统的英明睿智,然后拿出一封密封起来的信笺,双手托住呈与赵北。

“请大总统御览。这信是日本国内一些亲华人士联名进呈的,他们希望能够使大总统阁下看到他们对中国的诚挚感情,以及对中日友好的强烈感情。”

“哦?日本亲华人士的联名信?不是用日文写的吧?”

赵北颇有些诧异,他原以为王揖唐赶来只是来向他汇报访日事务的,却没想到对方居然还给他带了封信件。

现在中日两国的关系日渐升温,两国朝野人士中不乏极力促成两国结盟的人,不过,信封上没有任何字,只有火漆,这封信到底是什么人写的,谈的又是什么事情,也只能等拆了信看过之后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