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睿面对这个问题,思考过后还是选择了不解释:“那是一个综合算法,同时要计算响应时间等等,没法直观给出。”
正说着,常江面前电脑的屏幕上有新的信息导入,正常人肯定看不懂那一堆黄色的英文字儿是什么鬼东西。
“是报警,没有跳闸,但发布报警了。”常江一面操作一面让大家安心。
陈延睿也立刻眯眼扫向电子屏,同时手上飞快记录:“没关系,一切正常,只是一个临时小波动,应该报警,但不足以跳闸。”
常江也跟着扫了一眼电子屏,点了点头松了口气,第一个反应一切正常,同时他又摇头笑道:“陈总,咱们不用这么记录,一切在计算机里都有记录的。”
“自己记一下,踏实,纯粹是习惯。”陈延睿自嘲笑道,“老人家么,宽容一下。”
“呵呵,没别的意思。”常江指着屏幕道,“咱们也许要这么模拟两周,晚上没人这边也要继续模拟,成千上万次事故,这就真的不是纸笔能计算过来的,计算机这东西的核心意义就在于解放咱们的双手,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向晓菲站在后面调侃道:“我怎么没觉得你俩解放了……这不还是得盯着?”
这不是刚开始,新鲜么?”常江大笑道,“你看吧,两天以后,管他怎么报警也没人理他了,每天打印一下报告,回头一起分析研究就是了。”
向晓菲没等他说完,忽然指着电子屏道:“诶!这个屏幕闪了!”。
果然,仿真仪器上屏幕最下面一行小英文字母闪烁起来,像是电子表上的那种闪烁。
“漂亮!”常江那边对着屏幕已经喊了出来。“两秒钟前已经做出保护动作了,动作时间是……8毫秒,非常出色!”
“啊?这就完成了?”向晓菲不解问道,“没任何直观反映啊?”
“电光火石么,这就是继电保护的意义所在。”常江指着不远处的裸机笑道,“它就像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哨兵。只要有电力供应,就会永不停歇,每一毫秒都会采样,审视,计算,判断,几十年如一日。而一旦发生故障,它又会在十几毫秒内做出反应,切断事故的导火索。比人的反应快多了。”
“现在真是越来越厉害了。”陈延睿也感叹道,“有了这个小东西,准确率、快速性和可靠性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从我们的产品设计上来看,将来还有无限的扩充性,比如在算法上有改进,或者电网宏观参数有所调整,我们只需要升级一下系统版本。就可以解决更新换代的问题。”
“陈老师,将来会更厉害的。”张逸夫见到试验竟然如此顺利。也有些激动,跟着慷慨陈词,“随着光纤通信的兴起,网络技术的完善,这些线路的保护之间将很轻松地建立起更快速可靠的通信通道,不断地交互数据互检。那时电流差动保护将是主角,即使有拒动,后备保护也会补上,我们姑且称之为……云保护……”
“云保护?”常江惊道,“这是什么概念?讲讲。”
好吧。张逸夫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深坑,云保护什么的纯粹即兴而发,云个卵啊,不就是纵联保护的扩展么,自己跟着10几年后的it运营商凑什么热闹!
但常江的求知欲显然要深探这个坑。
“这个……也只是我瞎想的一个概念,基于我们可以把电网中的每一个分散自动化装置的信息通过光纤连成网络,它们共同交织出一片片“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所有设备之间创造了延时很低的通信通道,相互数据取样,相互协助进行计算,那会是怎样的一副图景?”
不仅是常江,连陈延睿都对此陷入了长时间的呆滞。
这二位,对互联网和微机已经算是非常了解了,想法已经足够前卫了,但穷尽所思,依然无法想象张逸夫描述的那个图景。
别说他们了,连张逸夫自己都不好描述,只是小小装逼扯一下云计算而已,没想到激起了二人这么大的好奇,不好圆了。
“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常江比划着说道,“纵联保护,就是一种最基础的云保护?”
传统纵联保护的原理其实就是距离保护加上通信信号的判别,它建立在数据通信的基础上,一条线路两端的保护点通过比较各自的数据,监控突变,达成保护作用。
“目前纵联保护是点对点的通信,不能算云保护,而且纵联保护数据交互太少了,只有那几种参数。”张逸夫不得不使劲填坑,“将来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微机硬件水平上来之后,大量快速的数据交互将成为可能,而且这也不仅仅是相邻节点之间的了,而是整个电网,西疆一个电厂里机组的波动可以瞬间被周围所有节点捕捉到,各电厂变电站进行整体计算,在几十毫秒之内全网对此进行反应,并送上报告,各级别调度值班室都可以在一分钟内得到这份报告,立刻排查出事故的原因,随时在任何一台计算机前都可以调出事故现场相关数据,事故处理可以更准确、快捷……”
张逸夫顺着自己的思路这么胡诌下去,他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
虽然他所知的电网自动化已经很高级了,但自己刚刚说出来的东西,却已经到了“智能”这个级别,集合互联网上云计算的概念,整个电网好像成为了一台大型计算机,一个极其敏感且复杂的大脑,当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产生不适,都可以通过大脑的计算而做出决断。
技术上,这并非什么天方夜谭,只要有足够通畅的通信条件,足够天才的软件系统,足够快速的计算机,足够完善的数字采样……
这他.妈的……就是未来么……(……)R1292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