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赌博(1 / 2)

窃明 大爆炸 4887 字 2022-09-03

第四十二节赌博

天启六年九月二十二日,长生岛

黄石已经决定把选锋营带走了,也通知了辽南张攀等人率军前来换防。至于尚可喜、尚可义这些非嫡系直辖的部将,黄石决定还是给毛文龙留下。有他们在辽南,局面就还可以维持,而且如果真把这些武将都划拉走了,恐怕毛文龙也会心中不快,影响黄石在东江镇官兵心目中的形象。

因为黄石还抱着平定奢安之乱后再回辽东收拾后金的想法,所以他还是很在意毛文龙和东江镇官兵对自己的看法的。再说留下些熟人在东江镇,也有助于维持自己在辽东的影响。万一将来辽东有事,黄石赶回来也能找到些肯接应他的人,比如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哥三个,黄石在心里还是很看重的。

除了救火、磐石、选锋三营外,黄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营,这个新的营未来也会被编组成野战部队,不过目前最紧要的工作还是用来收集工匠、水手和技师。这个新的营被取名为“天一营”,以符合长生岛一贯以来的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起名规则。

这些日子黄石和他的部下飞速地整理出了人员名单,除了救火和选锋两营的七千官兵外,黄石还把一千多熟练工人和两千多辅助工人都编入了战斗兵名单。除了这些人以外,黄石还整理了另外四万多军户男丁出来,这五万人都上报兵部请求改籍福建,能得到同意地批示这是确定无疑的。也就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左协众将一时来不及赶来给黄石送行,听到消息后紧急赶到岛上的不过是金州的守将李乘风等少数人而已。

黄石端着酒杯走下座位,向着这些非嫡系将领一个个敬了过来:“辽东之事,有劳诸君了。”

李乘风和黄石之间本来一直有点疙瘩,但这次一听说黄石要走,他却毫不犹豫地赶来送行,黄石以酒相敬时李乘风慨然应道:“黄帅尽管放心。建奴已如风前残烛,旦夕可灭。若遇非常之变,吾必定扼守辽南门户,绝不负黄帅所托。”

说完李乘风就把满满的一杯酒一饮而尽,饮毕发出痛快的一声叹息后,李乘风把空空如也地酒杯向着黄石一比:“唯死为止!”

“天津卫的海船已经到了,我和范乐由会跟首批的两万军户一起出发,等到了福建以后。我们会立刻开始动手修筑风车、水车和水库。”

首批前往福建的军户里大多都是这几年在长生岛从事建筑工作的,除了这些人以外,黄石还会带走全部的建筑工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黄石希望在第二批人抵达之前修建起最简易的水库,如果当地没有足够多地河流的话。黄石还必须为水库搭配风车。

“而这期间鲍博文继续在中岛负责生产,尤其是长州急需的武器,我们必须保证按时提供给他们。我一旦到达福建后,立刻就会组织勘探当地的地形。如果我有把握修筑好水库和水渠,自然会让人带信给你,等你看到信以后就可以着手把我们的机器装船运去福建了。”

“遵命,大人。”

鲍博文这期间会继续坚持生产,本来黄石不愿意明目张胆地干涉rb内政,而且如果没有眼下这摊子麻烦的话,就算长州在战争中居于不利地位,黄石也可以从容应对。可是现在长州已经不仅仅是贸易伙伴的问题了。

黄石针对爱国商人的贷款计划刚刚展开,而搬迁到福建也需要大量地启动资金,现在可以说是处处需要用钱,而长州的贸易就是黄石现阶段的经济命脉。万一失去这个重要的桥头堡,黄石就会立刻丧失大部分收入,尤其是在眼前这个紧要关头,黄石承担不起任何闪失,所以……

“杨兄弟。这次还要麻烦你一趟了。”

杨致远拱手应道:“大人放心。有末将在,长州那里必定万无一失。”

十天前黄石已经下令召回黑岛舰队了。现在黑岛舰队已经扩充到了七艘海船,他们将不参与搬迁工作,而是负责把磐石营的两千多官兵尽数运送去长州。根据黄石的命令,这些官兵将尽可能地化妆成rb人,目前已经开始进行简易的日语对话培训了。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的通盘计划是要在半年内把长生岛主力搬迁到福建去,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实现自给自足,并储备足以维持三千到五千兵力远征地粮饷,然后我会在半年后带领这支部队前往西南,统一指挥西南明军,以平定奢安之乱。”

西南四省的十八万明军中,大部分也都是自给自足的卫所兵,黄石对于他们的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并没有报什么太大的希望。而且这些卫所兵之间还分成了无数个山头,各个大小指挥使每人都带着数百到上千不等的官兵,从五湖四海聚集到西南平叛。

除了这些卫所边军外,还有几万纸面上的明军都是地方土司的征集部队,黄石查看这些征用部队地详细清单时,其中秦良玉重建地白杆兵他倒是有些印象,不过其他的部队黄石就完全没有了解了,对这些土司地征用部队战斗力如何黄石暂时也存疑。

不管是土司的征用部队,还是分属无数个军镇、卫、所的西南边军,兵部给地兵力数字也都是土司和将领自行上报的数字,这些数字到底可信程度有多少。黄石现在也还是两眼一抹黑。所以归根到底,黄石必须要有一支嫡系的精锐部队随行,不然他就是彻底的空降干部了。

一支精锐的嫡系部队不仅仅具有保命符的意义,黄石也要靠他们来压制那些大大小小的军头。虽说明军讲求大小相制,可是黄石深信如果他是光杆司令的话,那他只有被那些军头制,绝无反过来制人地道理。

那些西南土司也不是易与之辈。比如这次作乱的安邦彦,他们水西安家从汉朝开始就是西南的土官了。两千年流传下来,水西安家在西南根深蒂固,和周围的势力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黄石同样确信,就是隶属明军的这几万土司征用军队中,和安家私通款曲的也肯定不在少数,自己如果不能靠嫡系武力震慑住这帮土司,那黄石到了西南同样也肯定是一事无成。

除了军队方面的麻烦以外,文官也可能给黄石带来其他麻烦。以前戚继光身位总理,地方官尚且给他捣乱,现在黄石不过是一个提督军务地总兵,想来一定也有不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而且此次黄石赴西南指挥作战,肯定还要受到云南巡抚的节制。这位闵洪学闵大人是不是好相处,黄石心里也还没有谱。

贺定远嘟嘟囔囔地说道:“奉命驰援云南的军队中有几万是湖广的部队,如果朝廷同时任命大人为湖广总兵地话,这些军队也比较容易指挥。现在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福建总兵,这就比较麻烦了。”

“还不是成心给我们找麻烦,”金求德哼了一声,同时在桌子上重重地拍了一下:“俞大猷之子俞咨皋,因父功袭卫指挥佥事,本已经积官至都指挥使,加衔福建总兵,去年来连有海贼在福建闹事。内阁日前突然就把他的总兵抹了,扔到厦门去做副将。俞将军在福建已经做了三年的南路副总兵了,素有“世仰标铜”之誉,现在突然把大人扔去做总兵,这分明是要挑拨我们和俞将军之间地矛盾。”

这些手下听到黄石半年内出兵西南的宏伟计划后,再联想到这里面的不少麻烦,他们一个个也都露出了点信心不足的样子。贺定远第一个叫道:“不可能,半年内我们很可能才刚安顿好。要积攒起足够出兵数千的粮饷。我看怎么也得再过半年。”

金求德横了贺定远一眼,也对黄石进言道:“大人。半年确实有些紧张,我们计划上不妨做得再宽松一些,争取九个月内出兵好了。”

“就像我刚才说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如果定九个月出兵,我们心里就松懈了,再遇上什么事情,说不定一、两年都出发不了。”历史上奢安之乱虽然耗时长久,绵延十几年,但基本就是靠这四省十八万明军将之消灭的,所以黄石认为叛军和明军实际上战斗力已经接近平衡了,只要再加上一个强有力的砝码,那快速压倒叛军并非是完全不可能地任务。

“让我们变不可能为可能吧,诸君努力!”

黄石在最终踏上通向着福建的旅途前,他还写了一封长信给毛文龙,这封信中他当然不能说袁崇焕会对毛文龙如何,第一,这种未卜先知的东西毛文龙是不会信的,第二,万一泄露出去,黄石肯定会被弹劾污蔑朝廷大臣,所罪非小。

所以黄石只是泛泛地谈到了文武之争的问题,此时毛文龙已经是山东、辽东文官的公敌,而且朝中大臣对东江镇也越发不满。毛文龙不愿曲意献媚于魏忠贤,这更导致他孤立无援,以往黄石人在东江,还能帮上毛文龙一些,现在历史拐了一个小弯又回到原本的轨道,毛文龙再次变成了孤家寡人。

在这封信里黄石用心地劝说了毛文龙一番,建议他稍微收敛自己的锋芒,为了东江军、为了辽东子弟、也为了他毛文龙自己,还是要忍气吞声为好,毕竟文官集团牢牢地掌握着边军地命脉,和他们争斗虽然能出一时之气,但最终吃亏地还是自己。

“大哥。这封信真的有用吗?”

张再弟和黄石并肩站在长生岛地沙滩上,现在辽海已经看一天少一天了,黄石写的这封信件张再弟不以为然,他认为以毛帅地脾气,黄石说了也是白说,毛文龙肯定会当成耳旁风,过些天一受气就又要跳起来和山东布政司打笔墨官司。

“略尽人事,聊以报德罢了。”

其实黄石心中也对这封信的效果不报太大的指望。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本来黄石去辽阳赌命,就是为了避免离开辽东,但这次的调动真让黄石哭笑不得。他望着渐渐在眼前展开的辽阔海洋,长叹道:“小弟啊,这就叫势所必至啊。”

“嗯,大哥你说什么?”

“自萨尔浒以来,辽事一败再败,一误再误。我常常想,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在黄石的前世,不少人吹嘘建州女真骑射无敌、天下无双,而当时黄石也认为他们说的有些道理,毕竟一战说偶然。两战也能说偶然,但战战如此就实在无法用偶然来解释了。

张再弟听到黄石地疑问后,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朝中有小人!”

这个简短的回答让黄石沉默了很久。他来到辽东这么多年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直到这次调动令下达之后,黄石才觉得自己终于想明白了。可是出乎黄石意料的是,这个问题似乎张再弟他们早就明白了。

像张再弟这样的明末辽东子弟,他们亲眼看到了建州女真的崛起,反倒能认清后金军的武力也不过如此。正如张再弟所说,真正推动辽东局势发展的并不是后金的军事实力,而是大明自己地问题,大明内部的政治问题才是因。而辽事的败坏不过是果罢了。

张再弟也有不少亲戚是辽镇军户,这些年他更接触了不少军事情报,黄石只听张再弟恨恨地说道:“就像萨尔浒之战,工部发给辽东子弟的全都是粗制滥造的兵器,兵部也不发给辽镇足够地军粮,因为他们觉得差不多也能打赢。那些贪墨的官吏,他们知道就算惨败也死不到他们自己头上,可是他们却害死了多少人啊!”

张再弟的话中带着明显的憎恨。在黄石心中引发了共鸣。他点点头道:“泰昌元年。沈阳、逢集堡,已故熊经略两场野战皆胜。几乎收复了边墙内所有失土。一看到辽东局面好转,朝中马上就有人眼红不已,然后迫不及待地跳出来给自己人拆台。”

就像熊廷弼连续两次倒霉一样,每次辽事稍有好转,想抢功地官员就像一群秃鹫一样聚拢上来,争先恐后地想撕扯一块战利品走。

天启六年以来,除去黄石的战绩不论,东江军两次攻入辽中平原,还围攻赫图阿拉,兵锋直逼萨尔浒。朝中大臣一看建州似乎快不行了,就又开始给自己人捣乱了,既然你不肯分我一份功劳,那我不搞死你就不算完。

黄石突然朝着海天一线处发出愤怒已极的吼声,就好像是在面对面地质问那些官僚一样:

“你们不给自己人捣乱――难道就会死么?”

柳清扬会留下来负责贷款事宜,他还向黄石建议,应该鼓励这些商人从事海贸。以前长生岛的物产有限,但现在既然黄石的势力已经开始渗透入福建,那培养自己的海商力量也就是应有之意了,大明彻底放开海禁已经有四十年了,商人们也都很清楚海贸的利润,想必也都会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这个计划很显然会遭遇到无数艰难险阻,可是黄石也同意柳清扬的看法。rb长州藩能够提供地也就是一笔启动资金了,这个小地方本来也养不活庞大的军队,最终要想解决军费问题,那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在中国的内需、以及中国同其他地区的贸易上。

柳清扬和黄石讨论以后,就把那些接受长生岛贷款的商人又聚拢起来,过去的政策是根据他们手中的东江镇军票给他们定级别,然后再考察他们有没有抵押物,如果没有抵押品的话,那长生岛贷给他们地翻本款项就会非常少。

“太子少保大人已经被调往福建了,他急切盼望你们中地一些人能够同行。在南北之间从事海贸……”

柳清扬坐在长生岛老营的会客厅里侃侃而谈,下面满满坐着一屋子地商人,他们全都经过长生岛的预先审核,人人都有拥军爱国的前科。黄石在京师遇到过的朱九爷和觉华的谷老板也在其中,他们两个人也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柳清扬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