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吴二壮和吴三壮不敢怠慢,撸起袖子,利落地去墙根底下劈柴。
劈柴简单又省力,可比在码头扛大包轻松多了。
离开暗无天日的码头,吴二壮和吴三壮异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如果不是吴翠翠及时拿钱救他们,估计三壮早就发烧烧死,提前去阎王爷面前报道了。
吴二壮心存感激,深知在危难之际,是吴翠翠帮了他们。
做人要将心比心,大姑善待他们,他们也不会忍心大姑失望。
吴翠翠拿着两人按好红手印的卖身契,转身进了屋。
前几天,婆媳三人在镇上卖了衣料,朱三妹在家闲着无事,帮全家人裁剪好。
农家人大多都穿粗布麻衣,黑色灰色土黄色居多,一件衣服穿好几年,什么时候破倒不能再补了,才舍得丢掉。
主要是因为,古代织布速度慢,染布技术不佳。
越是艳丽的颜色和复杂的花纹,做工越繁琐,因此价格也更贵。
吴翠翠这件是墨蓝色的褂子,中规中矩的样式,颜色稳重大气,不会太招摇,符合她的身份和年纪。
这段日子,吴翠翠明显感觉自己的腰细了。
从前的粗布衣裳,挂在身上,显得松松垮垮。
新衣服更贴身,更舒服些。
换上新衣服后,吴翠翠从系统的储物空间内取出银两。
推开门,敲好院子里吴二壮和吴三壮已经劈完柴,正坐在门口等着她。
吴翠翠带着兄弟俩出门,去村子里。
一路上,吸引不少目光。
“吴翠翠真买下吴二壮和吴三壮了?”
“十五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吴翠翠生意做的不赖,居然一口气能拿出那么多钱。”
“日日早出晚归的,能不赚钱嘛!”
“你们看,吴翠翠都换上新衣裳了,身后跟着买来的俩侄子,活像个地主婆。”
......
大槐树下,乡亲们指着吴翠翠的背影笑。
闻言,吴翠翠背着手,低头瞧了眼自己,富态的样貌,头上插着一根银簪子,身后的吴二壮和吴三壮恭恭敬敬的,像极了两个小伙计。
如此一看,吴翠翠不禁失笑。
确实很像地主婆。
乡亲们的调侃,她没觉得是对她的不尊重,反而觉得有趣。
原主一家是后来搬到朱家村。
朱家村,顾名思义,是一个同姓村子。
乡亲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彼此熟悉。
吴翠翠按照记忆里的路线,来到村子另一头的农家。
“吴婆子,鸡都给你准备好了。”
农妇坐在板凳上洗衣服,满是皂角泡沫的手,指了指鸡窝旁边的袋子。
吴翠翠解开袋子,清点了下数目,“十只,一只五个大钱,一共五十个大钱。”
农妇笑道:“我正忙着,没手接钱,你就放在台阶上,等我洗完衣服去拿。”
“好。”吴翠翠弯腰放下钱。
一摞十个,先后放了五摞。
农妇瞧一眼,就能数清楚。
“吴婆子,每天要买上百只,咱们村子里的鸡,都要被你买光了。”
农妇不着急让吴翠翠走,笑着和她聊家常。
吴翠翠也很苦恼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