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书放下手中的一小沓纸条,缓缓起身,从容地看了一眼饶平歌和台下的观众,接着又盯着杜弘毅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容。..
“对方辩友,我方坚持‘欲攘外必先安内’的观点。最早的出处是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当年的宋太宗正是听取了赵普的意见,挥兵南下,恢复了汉唐的故疆。平定之后,才有稳定的内部环境去对抗外敌。”董青书得意地看了杜弘毅一眼,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赵普是什么人?那可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他的思想可以说是总结了儒家的精髓,所以得出来的‘欲攘外必先安内’自然成为了千古箴言,更是统治者所遵循的准则。”
董青书顿了顿:“这一观点在当今华夏当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国家如今总是有一些反动势力冒头,这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爆炸。如果国家不先安内,等到那些势力聚少成多,说不定就会给国家一个严重的打击,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董青书说完后认真地观察着杜弘毅的表情变化,可是杜弘毅的脸上没有一丝情绪波动,这让他很抓狂!
“看你怎么说!”董青书心里狠狠喊道。
饶平歌听到董青书的陈词清楚,条理分明,微微点了点头:“现在由反方陈词!”
饶平歌希望杜弘毅能给他惊喜,毕竟董青书的话已经看似无可反驳了。谁叫他的这个正方的典故多呢!
“呵呵,雕虫小技!”
杜弘毅淡淡地看了董青书一眼,董青书在他眼里早就成为了跳梁小丑。论历史?杜弘毅不说是贯通古今,但绝对是略知一二。论政治?杜弘毅不敢说是一语破的,但绝对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深度。
这是饶平歌主持的辩论赛,所以对于什么开篇结束的规矩不是很大要求,只要选手们自己的观点要清晰。而且选手之间没有固定的答题程序,只要想到了就可以说。前提自然是要对方说完。
杜弘毅没有再客套,淡淡地看了董青书一眼:“欲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固然有道理,但一定要结合实际来谈。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错在时势。”
杜弘毅一语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表明自己观点阐述的切入点。
“众所周知,当年岛国鬼子入侵华夏时,国民政府却是遵循所谓的‘欲攘外必先安内’,将我党有志之士疯狂打压,这直接导致了最先的内耗,而不是所谓的安内。安内,是针对内部动乱,可是我党的指向是岛国鬼子,国明党选择在那个时候对我党下手,结果怎么样了大家自然知道。”
杜弘毅不屑地看了董青书那微微变色的面孔:“要是当时两党的枪口能够一致对外,我相信岛国鬼子在我泱泱华夏的地盘上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可是,事情就是因为‘欲攘外必先安内’而改变。国明党首领故意曲解其意,为的就是国内对自己有威胁的势力。至于岛国鬼子对华夏子民的屠杀还是财产的掠夺,他却是置若罔闻。”
“也就是这个‘欲攘外必先安内’所用的时间和对象不对,所以才会导致国民政府在后来失去民心。试问,一个不顾百姓死活,却只是一心一意重视自己统治的政府,又如何能够得民心?”
杜弘毅的话一字一句地打在了观众的心里,在场都是华夏人,自然知道曾经的国明党对自己党派的打压。在现在开来,那是最愚蠢的行为。你国民政府不打岛国鬼子就算了,为何还要拖后腿?这岂不是有点卖国贼的意思了?
现在的几个封疆大吏纷纷对杜弘毅的观点表示赞同起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于他们来说,一个省又何尝不是他们管理的一个小国家呢?许多事情都往往隐藏着杀机,同时也有一些不安分的外国势力染指。他们知道,如今世界,特别是岛国鬼子,依旧对华夏贼心不死。沿海的黑道,早就有所谓的岛国势力渗透进去了。他们的目的用脚趾都想得到。
杜弘毅继续联系到现在:“如今我华夏大体上安宁,除了边陲的一些小势力。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直接面对那些狼子野心的国家,只要把他们的野心扑灭了,他们的那些小鱼小虾自然也不成气候了!”
董青书的脸上一阵抽搐,这杜弘毅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看来自己要拿出点真东西了。
董青书压下了要起身的二辩,他要自己对上杜弘毅,让西门胜庆看到自己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