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老旧的齿轮
“观众朋友们,欢迎来到温布利大球场!这里是英格兰足总杯半决赛,阿森纳对阵利物浦的比赛。我是解说员马丁泰勒,这场比赛由我和我的搭档共同解说。”
“我是杰米雷德克纳普,本场比赛的解说嘉宾。”
“比赛开始!利物浦首先开球,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首发阵容,还是熟悉的4-4-2……”
达格利什安排的确实是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的4-4-2体系,比赛只打了五分钟,陈耀就看出来达格利什并没有别出心裁的玩什么新花样。
足球比赛中,具备一定实力的球队,总体上还是会维持稳定的战术体系和风格,而不是每场比赛都做大量的针对性调整。
一套被打磨到出色的体系,才是足以支持一支球队稳定获取胜利的根本。
但是,如果这套体系本身就有缺陷,那就不一定了。
达格利什治下的利物浦,奉行的战术风格实际上有些混乱。
他们的底层框架是达格利什从三十年前就坚持的4-4-2体系,后卫、中场平行站位,一个二前锋游走衔接,一个大中锋顶在禁区。
主要的推进手段是长传冲吊,双中场分工有序,一个拦截,一个出球。
后卫线以稳健为主,不要求后卫有多高的出球能力,只要能把球给出去就行。
但是前几任教练又给利物浦球员带来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比如贝尼特斯就给利物浦带来了高位逼抢的要素,霍奇森给利物浦带来了简单粗暴又朴素的消极反击策略,而盛行一时的西班牙风格又让达格利什因势利导地希望能给球员注入技术元素。
可是达格利什的选材标准让他的希望难以实现。他不可能让一群糙哥在谙熟于心的4-4-2体系下踢出融合压迫与精细传跑于一身的足球。当比赛节奏加快时,他们只会习惯性地开始长传冲吊。
而开场之后的形势,就印证了这一点。
阿森纳并没有采用高位逼抢的战术,而且即使现在他们能打出逼抢,也是不完善的原始逼抢,所以陈耀并没有照猫画虎地强迫球队现在就形成压迫体系。
他指挥阿森纳在中位开始布置拦截线,利物浦的后卫远远拖在后面看戏,唐宁和亨德森拉开在两翼,查理亚当和斯皮林两人陷在阿森纳的双后腰与前腰的包围中,出球路线几乎被完全封死了。
斯皮林只有从后场接球的时候,才能有处理球的空间。
当他带球推进到中圈前沿,他的背后就有阿森纳前锋范佩西的阻截,身前是亚历山大宋和若日尼奥两名后腰堵住了他向前传球的路线,前腰阿隆拉姆塞就会在此之后像牛皮糖一样黏上来干扰自己。
斯皮林并不擅长在小范围空间中快节奏出球,他的技术水平撑不起这样的动作。
虽然达格利什的要求是他要能和队友形成传跑联动,但是斯皮林这时候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拿球烫脚,赶紧横传给查理亚当来处理。
但是查理亚当拿球后,又会面临同样的窘境。
阿隆拉姆塞这场球完全就是个站前腰位的工兵,迈开双腿,大步跑着靠了上来。
往前,若日尼奥和宋分别切断对杰拉德和苏亚雷斯的出球线路。
往后,范佩西干扰着他回传的路线。
两翼,阿森纳的边锋扎哈和张伯伦大幅度回防,压制了唐宁和亨德森。
此时,阿森纳从后卫到前锋,都在防守。
枪手球员回撤的坚决度让达格利什闻到了一丝复古的味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克鲁伊夫的全攻全守理念在阿森纳球员的动作中若隐若现。
他也看出来,4-4-2体系固有的中场人数劣势让球队很难推进了,这时候的办法只剩下长传了。
查理亚当迫不得已之下右脚长传,这并不是他擅长的技术。
足球分到右路,亨德森拿球。
查理亚当的长传精度不佳,亨德森不断调整着步频,勉强卸下了球,但他的身体位置并不舒适,失去了转瞬即逝的突破空间。
利物浦的进攻体系接下来又陷入了阻滞。
亨德森并不擅长打边路,只是达格利什一直要求他适应右边前卫的位置。
他很勤恳、稳重、努力,但是突破、盘带和内切真不是亨德森擅长的事情。
为了帮助进攻运转,利物浦的下一个步骤就是杰拉德的回撤策应和边后卫的套边支援。
最后,利物浦的选择是让格伦约翰逊离开后场,套边策应亨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