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感激的一笑,他们都知道这不过是老板的托词罢了,他们今天大多数买的还是启蒙的书籍,能多到哪里去
诸葛亮摸了摸无夜的头道:“好吧,那两本都买吧。”
姜策上前一步道:“这本《大周地域志》我买下送给你吧。”
诸葛亮有些吃惊,姜策就解释道:“刚才小妹妹的一句话对我大有裨益,这本书就当是我的报酬吧。”
无夜疑惑的看着他,她刚才有说什么吗
姜策就笑道:“刚才小妹妹说,在文章和句子中理解字词的含义更容易些,这句话令我茅塞顿开,所以这本书就作为我的报酬吧。”
诸葛亮谢绝了他的好意,叫老板结账,结果老板将那句话反复念了几遍,最后拍掌道:“此乃经典也!”二话不说又将原先的书价降了一半,最后还道:“只有善读书、爱读书的人才有此良句,岂能因家贫而不得读书。”
两个孩子晕头转向的离开书店,等无夜清醒过来时,才苦笑一声,这句话是她的语文老师告诉她的,而且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经典台词,凡是学过语文的人都知道,难道这句话有这么难得吗她怎么不觉得还是她对待学术的态度有问题和这些古人比起来,她可真是惭愧啊!
诸葛亮却问道:“这句话妹妹是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语文老师告诉我的,可是这能说吗当然不能,无夜委屈的看着哥哥道:“难道不是这样吗我还以为每个人都知道呢!每次哥哥叫我单学一个字的时候,我就学得好辛苦,可是要是一句话一句话的学的话就学得比较快了。”
诸葛亮回想了一下,还真是这样,每次拿几个字给妹妹学的时候,有时转过头她就忘了,或者就是学得比较慢,可是一句诗一句诗学着的时候却学得特别快,而且还不会错。
无夜又占了一个穿越的福利,别的不说,根据念过的诗词将简体字化作繁体字她还是会的。
两人又买了一些猪下水和猪大骨,后来,诸葛亮又专门去买了一些糖果。无夜有些疑惑,怎么会在这时候去买糖果呢,他们过年的时候也不过就买了一些罢了,最近又没有什么节日。
两人很快就和商人会合回家,晚上的时候,无夜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买糖果。
诸葛亮想将无夜送去学堂,今天买的书和笔墨纸砚就是准备在学堂用的,糖果是准备拜师用的。
黄疃村和附近两个村一起办了一个学堂,每年的束脩需要二两银子,诸葛亮和无夜五岁的时候就被梁二郎送去了学堂,梁二郎出事后,两人就不再去学堂了,诸葛亮想着家里至少要出一个读书人,这也是当初父亲的遗愿。
无夜犹豫了一下道:“哥哥去念书吧,我在家陪妹妹。”
诸葛亮板着脸斥道:“胡说什么呢我是哥哥,哪有我去读书你在家的道理,再则说了,你也不会伺候田里的活。”见弟弟难受的低头就道:“更何况你去学了回来还可以教我和妹妹。”
“可是哥哥比我聪明,学的也比我好……”
“所以才让你去学呀,你回来教我,我很快就学会了,可要是我去学的话,回来我却不会教,那你岂不是学不会”说到这里,诸葛亮露出了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所以你要好好学,回来好教我和妹妹,你想,我们交了二两银子的束脩,却有两个人学会了,是不是赚了四两银子”
无夜的眼睛亮起来,兴高采烈地道:“不错,只要我学的好,将先生教的全部学会,那样我们每年都多赚了四两银子,哥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的,回来教你和妹妹。”
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
无夜在一旁听着直打颤,大哥真是越来越腹黑了!
第二天,诸葛亮交代她不许乱跑后,就拿了二两银子,昨天买的糖果和两条鱼领着她往学堂走去,从这里到学堂倒不远,只要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无夜兴致勃勃的又拿了一些种子进空间,这次还有谷种呢,她决定在空间里试试看。
孔才子对诸葛亮和无夜的到来有些吃惊,前两天娘子还说可惜了两个孩子呢,怎么今天就来了他对两个孩子竟然能拿出束脩更加吃惊,不是说,两个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吗
诸葛亮自然看得见他的惊讶,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也不想骗先生,最好的办法便是不解释。
孔先生收下了无夜,他们两兄妹的功课以前是最好的,特别是诸葛亮,总是能举一反三,记忆力又好,实在是读书的好料子,只是他也知道现在他们家的情况,能送无夜来读书,只怕是已经倾其所有了吧。
最后诸葛亮一句,“这是乃父的遗愿”更加坚定了他的看法,以后对无夜的功课和教学也比别人要严格些。
诸葛亮上学后,家里的生活也基本有了规律,诸葛亮重新将将水镜先生教的儒家经典,八卦,孙子兵法拾起,每天早上起床后就是在院子里练一遍,无夜被弄得心慌慌的,也连忙起早床,每天在院子里或树林子里撒开脚丫子的跑,他们的那一套话真的不适合女孩子……
诸葛亮每天去上学,晚上回来后就和无夜一起复习,日子也是过得其乐融融,只是进入四月份后雨水越来越少,无夜看着河里渐渐降低的水位忧心不已,因为离河近,旁边又是自家的池塘,而且他们插秧要比别人早了十几天,家里的稻子长得要比别处的好些……
在村里的人都在抢水灌溉的时候,她也带着诸葛亮开了池塘的水给田灌溉,自从干旱越来越严重后,她就不敢再带着诸葛亮去河里抓鱼了,都是从自家池塘里抓起的鱼。
无夜除了每天去看一眼稻子之外倒还好,只是诸葛亮看起来比她还要焦虑,终于有一天,诸葛亮捧着《老子游记》指着一处问她:“什么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无夜引经据典,“此出自《春秋左传-恒公十年》,喻财务能致祸。当初,虞叔有一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后来他又想起谚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后悔了,将宝玉给了虞公,只是虞公贪婪不知满足,又向他索要宝剑,虞叔认为他贪得无厌,就派兵攻打他。后来这句谚语也被用来比喻因为有才能而遭致嫉妒和迫害。”
诸葛亮沉思了一下道:“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保住财务呢”
无夜解释道:“如果他有能力自然是不怕的,但如果他没有自保的能力,财务只会给他带来灾祸。”
诸葛亮总结道:“也就是说在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要么将宝物隐藏起来不为人所知,要么就主动放弃,而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再夺回来,那要是敌人只知道我们有宝物却不知道我们有什么宝物的时候,是不是还可以放弃另一件宝物来保住这件宝物呢”
无夜目瞪口呆,这是他从未想过的,没有人教过他这些,继而大喜,古代应该没有重名吧,不愧是诸葛亮,继而又露出思考的神色。
无夜松了一口气,她找了很久才在《老子游记》中找到这句话,继而提醒诸葛亮,至于他能不能想到那方面去就要看他的机智和运气了,毕竟一个八岁的孩子表现得太不一般也不是什么好事,先前的一切都可以用运气和聪明来解释,可这件事却不能,这是实实在在的谋略了。
因为去年第一场大雪的缘故,很多家庭都决定种植水稻,而放弃较为抗旱的粟和小麦,再加上春初的那几场雨也给了他们信心,可谁知秧苗都下了,雨水会突然变少呢,要改也来不及了,之后虽然也下了几场雨,但都解不了大家的燃眉之急,现在全县,包括附近几个县最要紧的就是水,而梁家因为近河,又有一个池塘,水自然是没问题了,但那满塘的水却是大祸患,现在还好,一旦抢水越来越严重,恐怕不仅满塘的水保不住,池塘里的鱼还有池塘边的两亩稻子都保不住了。
无夜并没有让诸葛亮失望,当天他就去找了商人,还遇见了司马徽,晚上回来的时候他就宣布明天全家去抓鱼,宴请老师。
第二天,司马徽就带着两个少年来了,他们都是老师的弟子,庞统有些憨厚,徐庶看上去也是老实的,只是看上去机灵,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只是并不让人讨厌,笑起来还有一点小酒窝,从进门开始都是他在说话,气氛很活跃。
老师也打算让两个徒弟来帮忙,反正都是自己人。
庞统见诸葛亮老老实实的跟在无夜的后面,就蹲下来逗他:“我听说你要当状元郎,那你当了状元之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诸葛亮不屑一顾:“谁说我要当状元郎了”
庞统诧异,“难道你不想当状元郎那你想当什么”
诸葛亮以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他,“当然是探花郎了!”
庞统真的很想问一句为什么,可是看着诸葛亮脸上赤果子的鄙视那句问话怎么也吐不出来,无夜以为自家弟弟又在欺负人就喝道:“你在干嘛呢怎么还有脾气了,为什么要怼人,你怎么敢的啊”
诸葛亮抽了抽嘴角,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
诸葛亮见庞统没有问下去,心里有些淡淡的失望,不过一会儿又振作起来,以后总会有人上当的,想当初他提的时候可是没少被妹妹鄙视啊……
无夜不知道后面的事,因为有人在,无夜不敢让诸葛亮沾手,只好拿了渔网来,由庞统和徐庶网鱼,诸葛亮捡鱼,商人则带着无夜开了池塘的水再次给稻子灌溉……
池塘里的鱼一直在补充中,而且因为空间水的关系,池塘里的鱼长得又快又好,而且还很机灵,也正因此,李大郎他们明明看到密密麻麻的鱼,但一网下去并没有多少……两人都有些着急,最后还是徐庶想出了办法,两个人分站在两个竹筏子上,尽量扩大网的范围,还叫了庞统赶鱼,果然,这个方法就好些,虽然刚开始有些磕磕碰碰,不过没几下三人就配合默契了。
随着打捞上来的鱼,三人都有些吃惊,没想到这个池塘里的鱼这么多,而且长得这么好,三人见到成果,干劲更足。
诸葛亮和徐庶将网上来的鱼一条条的放进水桶里,等商人和无夜忙完过来的时候已经装了好几桶了,商人赶着无夜去代替徐庶,由他和徐庶将鱼挑回去,无夜也知道自己的本事,二话不说就去顶替了徐庶……
无夜见岸上的鱼积了挺多,就笑道:“徐庶、庞统,今天就这些吧,太多了怕是也卖不完了。”
两人点点头,收了网,等上了岸,见先前网上的鱼虽然离了水,但还是很精神,就赞道:“这鱼新鲜,就是拿到县城去也能卖个好价钱!”
这件事无夜早就知道了,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只是加快了手上的动作,见一旦鱼就这么满了,连忙对诸葛亮道:“弟弟回去好不好帮人家烧火做饭。”他是怕诸葛亮当着别人的面和鱼接触被人看出端倪,这些鱼上岸后就一直朝着妹妹的方向挪动,先前这里只有弟弟和妹妹,可是现在又多了两个人,无夜的防备心一向很重,诸葛亮也知道她的心思,忙乖乖地应了一声。
无夜拜托了一下庞统和徐庶,又嘱咐了诸葛亮一句,挑着木桶就带着妹妹回去了,徐庶和庞统都知道他们是回去做饭了,都善意的笑了笑。
无夜将昨晚上连夜做好的白面馒头拿出来,重新蒸一遍,叫诸葛亮看火,连忙将上次赶集买的没吃完的猪下水拿出来,又选了三条鱼,在自家菜园子里摘了一把青菜……嘿嘿嘿
无夜想了想决定让庞统去买东西,毕竟他会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