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鞑子内讧(2 / 2)

是的,宁古塔没了,而不是黑龙江、索伦部先反了。</p>

朱怡炅发往黑龙江、索伦部的圣旨密信……不,压根算不得密信,因为完全没避着退至吉林乌拉的鞑子朝廷。</p>

大明这两道发往黑龙江、索伦部的圣旨,摆明了就是在挑拨离间,而且还效果奇佳,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那可就一发不可收拾。</p>

就算鞑子朝廷这边绝对信任黑龙江和索伦部不会背叛,那黑龙江和索伦部也得自己心里发憷。</p>

这本就是大明君臣的目的,挑拨鞑子内部的斗争,只不过,最终结果却是有些偏差,黑龙江和索伦部还在迟疑,一时间没来及叛乱。</p>

倒是不知怎么搞的,宁古塔这边先造反了,而且闹得动静特别大。</p>

吉林乌拉的鞑子朝廷都懵了,那些鞑子王公大臣们,也顾不得再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了。</p>

宁古塔要是没了,那可就是腹背受敌,鞑子向北的退路也将彻底堵死。</p>

鞑子朝廷匆忙聚兵,在吉林乌拉凑出一支不到万人的大军,前往宁古塔平叛。</p>

然后,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p>

由于鞑子退至吉林乌拉,这边不仅天寒地冻,地广人稀,就连城市也没多少人口。</p>

而今又是大冬天的平叛,底层鞑子兵别说吃饱饭了,连冬衣都发不全,有冬衣的也多极为破旧,还带着腐烂的怪味道,明显是从吉林官仓里淘出来的旧货。</p>

这等条件,还真不是有鞑子官员中饱私囊,因为上层鞑子贵族,也就是穿普通冬衣,原来的奢华想都不要想。</p>

可问题是底层鞑子不会信,也不在乎真相到底如何,他们只知道这样去宁古塔平叛,走在半路可能就得冻死饿死不少。</p>

于是乎,平叛大军,才刚走不到三分之一,就直接哗变了。</p>

说实话,鞑子能在吉林乌拉成功聚兵上万,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p>

在大明君臣刻意的攻心之计下,辽东明军、蒙古人基本都没有对鞑子发起主动进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