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陋室金山(1 / 2)

民国诡事 宝蛋不是蛋 2714 字 2个月前

第262章 陋室金山</p>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总是充满着奇妙。</p>

不知它什么时候来,也不知它什么时候走。</p>

原本赵三元只是觉得栓子够倔强,小小年纪死不低头的样子特像小时候的自己,出于童心圆了他想当赵子龙的梦想。</p>

无心插柳,竟然解决了在十里堡没有据点的致命问题,避免了继续风餐露宿。</p>

甭管赵三元这个大孩子是不是忽悠了栓子这个小孩子,反正后者很吃这一套。</p>

赵子龙何等英雄?</p>

他哥们儿会放火很合理吧?</p>

也许是从诸葛丞相手里学来的呢?</p>

毕竟皮影戏和说书人的口中,诸葛丞相能呼风唤雨,引雷聚火。</p>

所以天真的认知当中,栓子真的以为赵三元是赵子龙的哥们儿,活神仙下凡。</p>

当然他也止不住兴奋,连连回头问道:“能不能让我见见赵子龙?我可佩服他了!”</p>

“呃他是神仙,手头上的活儿比较多,一时半会抽不开身。”</p>

“神仙也干活么?”</p>

“必须的啊,赵将军被奉为道门南宫辅佐真君,听辅佐二字就知道有多忙了。”</p>

“你不是他的朋友么?喝顿大酒说说小话呗,只要能见他一面让我做啥都行!”</p>

赵三元尴了个大尬,支支吾吾半天也回答不上来。</p>

身后的老康等人努力憋着笑,尽量不发出类似放屁的声音。</p>

吹大了吧?</p>

别说是正神了,你请自家老仙儿它们都不可能接受陪熊孩子玩,你敢说,伱家老仙就敢抽你。</p>

可小栓子是个认死理的孩子,连珠炮似的一句接一句的问。</p>

为了稳住情况,赵三元只能硬着头皮画大饼,说道:“都好说,过几天我就回天上跟老赵喝大酒,高低让他抽空下来一趟。”</p>

小栓子双眼冒光,看待赵三元的眼神就跟朝圣一样一样的,崇拜到了极致。</p>

“老弟小孩儿你都狠得下心忽悠啊?小心被雷劈”老刘小声温馨提醒着,决定以后下雨天要跟赵三元拉开些距离,避免吃瓜落。</p>

“唉那你说咋办?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不行到时候写封信回帝都让江阳跑一趟,他扮赵子龙绝对是行家,再说咱们也不白住,临走时候留下一笔钱,谁也挑不出毛病来。”</p>

赵三元的想法确实没毛病,因为十里堡这地方跟大富大贵就不沾边,小栓子的穿着打扮也很朴素,家境肯定很差,等走时留下一笔钱财说不上是雪中送炭吧,至少也是锦上添花了,这世道谁能真正不爱钱呢?</p>

但事实证明,赵三元大错特错。</p>

小栓子的家境要远远超乎他的想象。</p>

不只是赵三元,其余哥几个甚至是稳如泰山的莫老爷子都即将看傻了眼。</p>

起初,小栓子的家看不出任何出彩的地方。</p>

普普通通的小院子,普普通通的篱笆墙,普普通通的破木门,普普通通的茅草房,除了位置稍微偏僻些处于十里堡的西北,其余真看不出有啥另类的。</p>

吱呀一声,小栓子推开院门领路,指着年久失修的厢房说道:“那里平常都没人住当库房用,我爹说等我长大成亲的时候再拾倒拾倒,叔叔们就住那吧。”</p>

直到这个时候,赵三元等人也没发现异样,该干啥干啥。</p>

吕秀才和赵三元撸起袖子帮忙打扫院子,老刘和老康到水井旁打水准备去厢房打扫打扫。</p>

莫闻山?</p>

老爷子当然啥活儿也不用干,乐呵呵的给毛驴喂草料,一人一驴时不时的对着呲牙,由此可见他和赵三元不愧是师徒俩,爱好都传承了下来。</p>

而小栓子特别懂事,娴熟的开火升灶,不单单是想好好接待下神仙偶像的朋友们,看时辰亲爹快回来了,得吃口热乎饭。</p>

噗通——</p>

厢房里传来一声闷响和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p>

赵三元笑骂道:“老康老刘,你俩擦个灰儿扫个地的活都干不明白?别给人家房子折腾塌了。”</p>

随即厢房门口探出老刘的脑袋瓜,他满脸惊恐,急迫的对着两位老弟招手,好似遇到了洪水猛兽一般。</p>

院子里的哥俩对视一眼,心里都一咯噔。</p>

坏了。</p>

怕不是屋内有埋伏?</p>

难道提前暴露了身份?</p>

不应该啊。</p>

敌在明我在暗,一贯道妖人不会知道有人偷摸前往石门来搞事情才对。</p>

但来不及多想了,赵三元和吕秀才都抄起家伙往厢房跑。</p>

等进了屋子四下观望,却并没有发现敌情。</p>

犹如小栓子说的那样,厢房就是个放杂物的仓库,土炕和架子上尽是灰尘,有许多瓶瓶罐罐,此刻老康正捧着个瓷瓶怀疑人生。</p>

“到底咋回事?”</p>

听到询问,老康机械般的回头,话都说不利索。</p>

“老、老弟这里不对劲啊”</p>

“怎么不对劲了?破瓶子而已,难道里边藏了黄金?”</p>

老康摇了摇头,很确定的回答,“没有。”</p>

赵三元更迷糊了,疑惑道:“那你激动个啥?”</p>

“就算里边填满了黄金,都没有这瓶子本身来的贵重,这玩意儿是北宋瓷器,小一千年的老古董,而且是官窑。”</p>

噗通——</p>

赵三元还没品出这番话的重量,身旁的吕秀才直接双腿一软给跪了。</p>

“啥玩意儿?”</p>

“北宋的真品瓷器?”</p>

“还是官窑的极品?”</p>

“康哥你别吓唬我!”</p>

老康苦笑道:“我对古董还算略懂几分,大的不敢说,真假应该没问题,我手里的就算是赝品,也得是北宋时期的赝品,年头大差不差。”</p>

吕秀才嗷一嗓子,双膝咔咔的往前蹭到老康身旁,仔仔细细去除瓷瓶上的灰尘,露出乳白色的瓶身。</p>

越看越迷糊,越看越颤抖,吕秀才哆哆嗦嗦的仰天长叹。</p>

“跑不了了,龙纹盖梅,是北宋定窑的东西.”</p>

赵三元对瓷器这类东西没多少了解,但年头越久越值钱的道理还是明白的,遂小声问道:“大概值多少钱?”</p>

吕秀才艰难吞了吞口水,“我没法估价,反正很多个零就是了,放在紫禁城里也是一等一的大宝贝。”</p>

众所周知,炎黄大地物华天宝,底蕴在这放着,有啥奇珍异宝都没必要惊讶。</p>

可问题是这东西出现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里,跟垃圾似的放在杂物间吃灰,这就很恐怖了。</p>

只要脑子正常的人,还不得做个玻璃箱子好好保存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