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五,所有试卷批阅完毕,李斯三人将评完名次的名册呈我审阅。
三科各取百人,我着重看了前三名,依次为:
甲等第一,学正科邯郸赵善本、百家一科临淄田季、百家二科长沙张立;
甲等第二,学正科南阳闻明翰、百家一科内史卫成荫、百家二科河东魏封;
甲等第三,学正科会稽苏间、百家一科颍川范文思、百家二科三川郑洛。
我抬头看着李斯,疑惑道:“李相,这九人在各郡分布的如此均匀?阅卷时没有其他顾虑吧?”
李斯面色凛然,郑重道:“回陛下,阅卷全是都按照陛下的吩咐誊录批阅,有陛下挑选的禁军把守,不会出现问题,臣同左丞相、御史大夫仔细核对过,并无差错!”
我点点头,第一次科考,他们还没摸清楚状况,不至于敢直接舞弊。虽然这九人都不是同一郡,但基本上集中在韩魏齐旧地,也符合黄河沿岸历史人文最为厚重的情况。
我又仔细看了剩下的人,都是有名有姓的学生,家里肯定是非富即贵,还特意留意了一下杜善,在学正科第八十名才看到他。我微微一笑,虽然不是名列前茅,总归是上了榜,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
“行了。”我将名册递给李斯:“你们去准备明日张榜的事吧。”
三人躬身告退。
九月初六,咸阳宫门张榜公布三科前百人姓名。
除了参加科考的学子,无数咸阳百姓也聚集在宫门前,争相查看谁能上榜。
挤到前面的高声叫喊:“学正科,邯郸赵善本、南阳闻明翰、会稽苏间、三川……”
及至念完所有的名字,有人兴奋高呼:“我上榜了!祖宗保佑!”
有人悲痛大喊:“完了,没有上榜,回去怎么跟父亲交代啊!”
有人伤心欲绝:“啊呀,家里卖了耕牛才供我进入学宫,如今没有上榜,不如一死了之!”
……
一时间人生百态、喜怒哀乐在这张秦仕榜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外围一名俊朗的青年对旁边黑壮的青年拱手道:“恭喜闻兄荣登秦仕榜,南阳自古人杰地灵,闻兄实乃大才也!”
黑壮青年正是闻明翰,闻言呵呵一笑,回礼道:“赵兄客气了,邯郸亦是人才辈出之地,这秦仕榜虽未公布名次,不过想来先后顺序也是有讲究的,看来赵兄甲等第一的位置稳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