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搬家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这才宣告完成,总算安顿下来了。
真是一大家子呀!
偌大的宅子,一下子住进这么多人,反而显得逼仄起来了。
在这段时间里,陈铮基本都是呆在客房内,却也不闲着,拿出一本书来读。
说是书,其实是笔记。
源于杜夫子的珍藏之作,上面抄录着数十篇时文。每一篇文章上,字里行间,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点评。
每一条点评都称得上鞭辟入里,十分深刻老道。
杜夫子说了,只要陈铮吃透此书,明年考个秀才十拿九稳。
陈铮不怀疑夫子的话,当即进行苦读。
说是“苦读”,实则一点不苦,虽然不至于一目十行,但能做到过目不忘。
随着凝聚丹青神火,神魄上的变化渐渐显露出来了。在外在应用上,各种观感变得敏锐,记忆更是非凡。
这对于读书考试,绝对是一大利好。
字也慢慢练起来了。
一切井井有条,向好的方向发展。
晚上胡氏会设宴,名为“安居宴”,刚才胡管家已经过来邀请了,陈铮自然答应出席。
读完书后,则是等待开饭。
等待的时间总是最无聊的,在窗前观望院落的林木花草,他就想到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仙家高人”,其是否还在这座宅子中。
料想应该不在了吧。
现在胡氏这么多人搬进来住,几乎把房屋都占满了。即使那仙家擅于隐匿,这一下也不好办。
况且其不喜打扰,吵吵闹闹的忍耐不住。
想到这,陈铮感到几分遗憾,他本还想着找个机遇,看能否与对方见上面,拜师学艺来着。
如今看来,没机会了。
胡氏搬进来后,开始着手布置,首先大门处的牌匾,旧的拆掉,换上一面新的,写着两个金漆大字:胡府。
然后是宅子里头,最为显眼的是挂上了好多的大红灯笼,当暮色降临,灯笼全部点着,灯火通明,十分亮眼。
见着这么多的灯笼,陈铮只觉得实在太浪费。
一盏灯笼点一晚上的成本,都能买好几顿肉来吃了。
不过大户人家嘛,要的就是一个辉煌气派。
胡氏虽然从外地迁入江州,但人情面子甚广,到了暮晚,一辆辆马车就跑来了,都是受邀前来赴饮的宾客。
胡管家就站在门口处负责迎宾,旁边有两名小厮专门收礼。
一会儿功夫,大包小盒的贺礼就堆积成了一座小山。
当真是宾客如云,高朋满座。
陈铮一个都不认识。
可是众人却似乎都认识他,纷纷过来敬酒,嘴上的恭维说话没停过。
陈铮心里纳闷,心想自己在中秋诗会上的表现,真就那么出名了
而或,人家纯属于爱屋及乌,因为胡家小姐的缘故,才会对自己那么热情。
只是太热情了,酒水一杯接着一杯。
陈铮可没千杯不醉的本领,很快就醺醺然,有点站立不稳了。
好在此时胡管家过来解围:“各位老爷,陈先生不胜酒力,不能再喝了。”
打个眼色,旁边侍立的丫鬟小茶和另一个丫鬟跑过来,一左一右,把陈铮扶住,直接扶回了房间。
陈铮是真有些醉了,他可曾喝过那么多的酒
而且宴席上的酒,是真好喝,入口清爽,并不辛辣。
由于家贫的缘故,其实陈铮以前甚少喝酒,即使喝,也只能买些浊酒,小酌两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