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52:朱标狠起来比朱元璋还可怕!
朱元璋都已经在西巡的路途上了,朱栎这个时候又开始忙活闭关,好在这次时间比较短,几天就回来了。
但是周贵妃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朱栎,让他千万别耽搁了正事!
“放心吧母妃,孩儿自有分寸,不会耽搁正事的!”
朱栎赶忙点头答应道。
然而周贵妃却是上前两步,直接伸手把朱栎背着的那个盒子给抢了过来!
当看到盒子里装的东西之后,周贵妃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这就是你说的正事么?”
“臭小子,一天天的不学好!”
“我说最近王府怎么游陆陆续续送来了几个俏丽的侍女,你小子一天天的就不知道干点别的事情么?”
周贵妃直接把盒子丢回给了朱栎,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虽然她也没见过这玩意,但大概也能猜测到这玩意的用途,毕竟都是过来人了!
朱栎那叫一个尴尬啊!
没想到直接被自己亲娘给抓了个现形!
一旁李氏捂着嘴,想要笑却硬憋着,没一会俏脸都给憋红了!
……
应天府。
朱元璋开始了他的西巡之旅,而朝廷上下,就仿佛是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座大山突然被搬开了一般!
虽然这座大山迟早还会压回来,但好歹眼下总算是能轻松一段时间了!
其实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
朱元璋决定西巡的时候,朝堂上还有不少大臣站出来反对的,但最终也没能劝住他打消这个念头。
这下朱元璋真的走了,最轻松的反而也是这帮人!
就连朱标,也感觉上早朝的时候,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话也开始多了起来,这也是老爷子在的时候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诸位卿家,孤这有一道旨意,也是父皇离京之前就准许的!”
“薛礼,宣旨吧!”
奉天殿内,朱标趁着早朝将要结束的时候,对着一旁准备好的翰林院的官员使了个眼色。
皇帝的圣旨,都是由翰林院承指处负责的。
像是王琛这样的太监,即便他是大内总管,也是没有资格宣读圣旨的!
毕竟圣旨代表着皇帝的旨意,六根不全的人,怎么能够代表皇帝呢?
朱元璋虽然离开了京城,但同时也把承指处交给了朱标,玉玺也在朱标手中!
也可以说,现在的朱标,除了没有皇帝的名分之外,手中实际掌控的权利,已经和皇帝没什么区别了!
说句难听点的,如果朱标想要造反,都不用等老爷子回到应天府,可能老爷子都还没到汉中呢,他就已经成为太上皇了!
当然,朱标肯定是不会那么做的!
老爷子想要提前禅位给他,都让他给拒绝了,他造反图什么?
朝堂上的文臣武将们不由得面面相觑,也都十分好奇,这道圣旨究竟要说什么?
这还是朱元璋离京之后,朱标公布的一道圣旨呢!
然而等王琛宣读完这道执意之后,整个奉天殿顿时落针可闻,所有人双眼都瞪圆了,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原因无他,因为这道圣旨,是让淮王朱允炆和吴王朱允熥即刻就藩的旨意!
如果说让吴王朱允熥就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让淮王朱允炆一同就藩,那绝对就是意料之外了!
谁都知道朱允炆和朱允熥兄弟俩,绝对有一个是下一任的储君!
大明的储君,怎么会外出就藩?
这不是开玩笑么?
许久,众人这才反应了过来,紧接着整个奉天殿就直接炸开锅了!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啊!”
“储君乃国之根本,太子的子嗣更不能随意就藩!”
大学士刘三吾第一个站了出来,对着朱标就苦口婆心地说道。
“陛下糊涂啊,太子殿下您怎么也跟着糊涂了?”
“淮王朱允炆贤德兼备,乃未来国之储君,怎能就藩地方?”
“还请太子殿下三思!”
“请太子收回成命!”
一时间,一帮文官全都跳了出来,七嘴八舌地开始对朱标进行劝说,齐刷刷的直接跪倒了一片!
“这是父皇的意思!”
“同样也是孤的意思!”
“不管是淮王还是吴王,就藩乃是半年之前,孤就和父皇商量好的结果,诸位卿家就不必多言了!”
朱标早就料到了朝堂上会是这么一个情况,但这一次,他学起了朱元璋乾坤独断的那一套,绝对不可能因为臣子们的几句话就改变主意!
一听这话,刘三吾等一帮文官全都傻眼了!
原本他们还以为这是朱元璋的旨意,朱标实际上不情愿的!
结果这还是他们父子俩半年以前就商量好的结果?
难怪半年以前,朱元璋突然下旨给朱允炆和朱允熥全都封了王,原来是准备让这两个皇孙全部都去就藩?
朱元璋有这样的想法或许还算正常,但朱标为什么会这样?
他可是当朝太子啊!
用不了几年,他或许就是大明朝的皇帝了!
而他的嫡长子,必然也会是大明下一任太子!
哪有太子当了藩王还要出去就藩的道理?
难道是要等未来朱标当了皇帝之后,再把已经就藩的朱允炆给召回来册封太子?
这不是瞎折腾么?
“太子殿下,淮王万万不能就藩!”
“今是陛下不在,就算是陛下在朝堂之上,臣也要请他收回这道旨意!”
“恕臣僭越,皇储之事兹事体大,事关大明国本,万万不可儿戏!”
“淮王朱允炆乃未来储君,怎能去地方就藩?”
刘三吾一脸激动地对着朱标再次劝说道。
“君无戏言,圣旨既然已经出了,岂有收回来的道理?”
“还有……谁告诉你们,淮王会是未来的储君了?”
“且不说孤还只是个皇太子,就算孤已经登基,立谁当太子,那也是孤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伱们来替孤做决定了?”
朱标的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他自小读着儒家的诗书长大,对于儒家的确有很深厚的感情,一直以来对刘三吾这帮儒生也十分的宽容和敬重!
但在这件事情上,他突然意识到,儒家那些教条,和所谓的规矩,的确需要好好的改一改了!
这也是他如今必须要面对的转变!
他必须要狠下心来,否则就不用谈什么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