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更强,工作更加投入,资质和效率也提升了。原来,能力并非一成不变的啊!
也对,人是会成长的,想法是会变的,哪怕能力出众,对工作没有热情,或者公司的管理制度没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高薪招揽再多的专业人才也是白搭。
职位职级和晋升管理制度,需要开始准备了。
如今公司还不太大,几乎每个员工,包括临时工,金尚都能叫得出名字,其中大部分的家庭状况,都比较了解。
将来发展壮大,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怎么可能全都记清楚?
哪怕有“金手指”帮忙分门别类列个表,金尚都看不过来,能够直接管理的,也就几个熟识的高管。
似乎是为了配合金尚的理解能力,“金手指”虽然没有给予具体的数字化面板,到底还是用比较直观的颜色深浅来辅助金尚理解。
大部分员工的资质和能力发挥,维持在白与灰之间,郑良知和黄漪漪、赵荣珍属于比较显眼的亮白色。最让金尚满意的,就是负责《知音杂谈》的主编王燕,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如同火焰般的艳丽红色,似乎能将周围的同事都染上了一层晚霞。
这和金尚最开始趋吉避凶的模糊感知是一致的。
可是,当金尚尝试着将王燕调到发行外联部的时候,她身上的火红色迅速消退,深灰近黑的幽光浮现,其人与象征公司网络的连接也摇摇欲坠,不太稳定了。
不能将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不仅发挥不出其能力,还会严重打击其积极性,甚至导致其产生离职的想法。
从今天的尝试中,金尚大致明白了公司目前的状态。
短短三个月时间,营收近两百万的今夕文化,本质上还是一盘散沙,靠着郑良知、黄漪漪以及原足球俱乐部的员工撑起来的基本框架,其实相当脆弱。
老父亲继承的家族产业,迟早要交到儿子手里的,投点钱,让继承人开公司练练手,很正常。
不是所有人都如金尚这般信心满满,以为可以在互联网这个新产业中掘到大金矿的。
相比起网吧赚来的“浮财”,《京西都市报》和《知音杂谈》的成功,更能让员工们认可金尚的领导能力。
看得见,摸得着,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像网吧,不知道缘由,突然就爆火,也搞不清楚会不会什么时候就败落了,只剩下一地鸡毛。
人心就是这样,有趋利避害的想法,总是趋向于对认知之外的人和事敬而远之。
这样……也好!幸好有“金手指”,能够让我少走很多弯路。
与其羡慕别人有卧龙凤雏,五虎上将,十八罗汉,还不如将手下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庸碌之徒用好。
老金以前教给小金的那些管理哲学,大部分其实都过时了,唯有以人为本这件事,金尚是比较认同的。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谁知道公司里是不是藏着还没有被发现的大才呢?想要收揽人心,必须让员工和公司一起成长,而不是将他们当做柴薪,燃尽价值后就弃之如敝履。
感觉今天受益颇多的金尚,将急需批示的公文处理完毕后,打算去俱乐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