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260-261章:卧槽,这销售任务!(6000字)</p>
到了最后,高怀钧还对他进行了专门的叮嘱。</p>
现在高瓴在华国的青训已经启动,因此他也希望托马斯·桑德加德能够发挥好查尔顿的一线俱乐部领航优势。</p>
如果有便宜的,合适的华国青年才俊,可以适当地引进过来。</p>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华国足球正是泡沫的最高峰时期,那些球员是不会苦哈哈地出来的。</p>
在华国赚钱不香吗?</p>
只有等到2019年后,会慢慢有些人会能够进入查尔顿。</p>
事情是安排下去了,他也只能静待事情的发展。</p>
这不是科技,他开金手指可以弯道超超车,这玩意儿也超不了车。</p>
回到国内。</p>
高瓴星曜这款产品,已经在深度研发之中。</p>
基础的技术,其实高瓴都有。</p>
但是难点还是有很多。</p>
这最关键的难题,就是成本的进一步控制。</p>
一家出色的科技产品公司,一方面需要在创新技术的门槛壁垒,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来源于产品的成本核心控制能力。</p>
现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在高瓴的引导下,已经在华国呈现多点迸发的局面。</p>
因此现在新能源的供应链已经没有像高瓴最开始做汉那个时候那样,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做乱七八糟的拼盘了。</p>
“高总给这款车的首发定到了七月份,小兔崽子们还不加快研发进度,不然时间来不及。”</p>
“在表面不怎么关注的点上降配,底盘悬架,车机芯片、刹车系统、电池管理、内饰用料等等各方面的配置上下功夫,做一款车不能即要又要,一定要有取舍。”</p>
“研发过程之中,一些成熟模块要做到合理平替,不要老想着标新立异,零部件厂商开模不需要钱啊,他们要钱不都是加到成本上了吗?”</p>
艾格最近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p>
这款产品,他看得出来,是高怀钧对高瓴车辆产品供应链极限考验的一款产品。</p>
B级别车的空间和体验,A级别车段位的价格。</p>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p>
这不是高瓴仰望那种产品。</p>
利润空间足够高。</p>
就算是小批量生产,也是可以在成本基础上,直接翻一倍。</p>
利润空间还很大。</p>
但是这款高瓴星曜可不一样。</p>
这一看就是要重点打击卡罗拉,轩逸,捷达等A级别车合资车产品的。</p>
这是对于整个供应链的重新整合。</p>
他的工作,就不仅仅是研发那么简单。</p>
更是一种对于供应链秩序的重新制定。</p>
这玩意儿难度真的贼大。</p>
产品面上要看得过去,看不到的地方产品质量不能太差,否则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要拿他是问。</p>
这可真的是难煞他也。</p>
“这款产品的电控系统,低风阻造型等技术优势,使我们高瓴不需要太多电池就可以获得体面的续航,从而缩减了最贵的电池成本。”</p>
“因此艾格总监不要太过于担心。”</p>
“只是外观上一些花俏的地方,可能还需要再修改修改,现在这外观上这种曲线建模,费用要求都挺贵的。”</p>
“因为这个每款车加个大几千的成本,不太划算。”</p>
在一旁的王凤英看到手上的高瓴星曜的图形,皱了皱眉头说道。</p>
设计师们都是有设计理想的。</p>
这个她知道。</p>
但是设计理想可不能当饭吃。</p>
这款产品,必须在哪怕一个零部件的地方,做到合理的价格平替。</p>
“现在每个零部件,都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下降20%左右,我也是在精简零部件,尽量让产品变得更为简洁。”艾格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担忧地说道。</p>
现在高瓴这样玩儿,让他是越深入越是觉得触目惊心。</p>
这样的价格平替,基本上是把高瓴星曜拉到了和合资车同个档次的零部件成本水平了。</p>
以前高瓴没打价格战,是没有资格打。</p>
就那点量,你的零部件拿货价根本没法和合资车比。</p>
你和人家拼成本,那不是送死吗?</p>
因此不断出新车型,维持一定的利润率,是个很不错的选择。</p>
现在高瓴的产品销量都上百万量以上了。</p>
而且现在高瓴的电池,高瓴的核心芯片等两大主要成本部分是高瓴自己供给,本身就有天然的产品价格优势。</p>
其他的零部件,虽然高瓴的量现在暂时没有合资厂那么多。</p>
但是零部件配套基本都是选的纯华国品牌的零部件厂商。</p>
这人工成本一旦下降,量只要起来,就可以很快地进行相应的迭代。</p>
真是一个伟大的工业化秩序重组的时代!</p>
想到此处,艾格虽然身为一个外国人,热血都有些沸腾。</p>
因为他知道,高瓴这家公司,在汽车工业化这条道路上,已经走到了一个核心的关键点。</p>
那就是:用国外大牌汽车品牌的擅长点,直接打败国外大牌汽车!</p>
你不是供应链成熟吗?</p>
我特么的自建的供应链,抛出一些郑智相关因素,什么LGBTQ以外的东西,成本依然可以比你低。</p>
你不是品牌成熟度高吗?</p>
高瓴这个品牌,已经在华国市场上,支持起一款中高端的车型了,而且是销量不错的中高端的车型,就算是没有大中,凤天那些燃油车大基数的铁粉们,汽车销量依然不会差。</p>
你不是客群技术多吗?</p>
我的客群技术也不少,而且高瓴科技现在的复购率可不低,这样一群年轻人,尤其是买P系列和Mate系列的核心客户群,将是购买高瓴车辆新研发车型的核心增长点。</p>
你不是渠道布局广,而且布局深度深吗?</p>
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双重布局下,现在高瓴的门店甚至可以开到县级,下沉的深度相比较单纯的汽车4S店都更要深。</p>
像大中的4S店铺可以开到地级市,甚至是像江因这样的发达县级市,但是肯定没有下沉到普通县级的普通商店。</p>
高瓴现在甚至可以让大部分的县级渠道商,一个县城设置一个商城小型汽车展厅(只放2-3台核心消费产品)。</p>
这些优势都并不是一朝一夕积累下来的,更是年复一年的结果。</p>
现在想想,这款车的销量,真的很受人期待啊!</p>
要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头,A级别车和B级别车,虽然华国汽车也参与了进去。</p>
但是TOP10,都是专属于‘发达汽车工业国家’的。</p>
大中,凤天,本天,日铲,伏特等等汽车工业强国,从轮胎到发动机,哪个品牌不是国外的,如此绵长的产业链,全部被德意志,岛国,美丽国等有数的三四个国家给独吞。</p>
这也让汽车工业成为了少数几个工业大国的专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