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可是谁也不敢什么。毕竟大家伙儿都知道现在是在逃命,若是在抱怨着,没准儿连命都保不住了。
由于口实在是太渴了,李国安便只能采集路边的秸杆来,吸其中的露水,这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不过对于奕訢来却也不比宫中的御用水味道差得那儿去,自也是喝得津津有味。
一路上死尸遍地,哀鸿遍野,村庄了无人声,无限凄凉。之所以会如此,倒不是兵祸,而是一些匪徒趁乱而为,不知多少百姓纷纷躲进山里。
找不着村子,村子里没有百姓,自然也就找不到什么吃的东西,而肚子里空空更是令人难受。幸好李国安的一个干儿子太监很有心计,临走前烙了几张饼,这时候拿出来给李国安,李国安给了他一个,自己吃了一个,又送了一个给皇上。
这个时候奕訢已饿得两眼冒花,这时得这样一个烙饼,便再也不管好吃与否,一口气吃了一半,另一半给了皇后和其他人吃,吃完后,还不断地夸这饼好吃,大概是几日没有进食的缘故吧?
“国安,这是哪儿来的烙饼?”
奕訢稍微填满饱了肚子,这才抹抹嘴问道。
“是御膳房的邓子,那子有份儿机灵劲儿,做的一手好菜,奴才寻思走皇上这身边总要人伺候着,就让他一起来了。”
“还是国安你有心。”
奕訢点点头到。
“将来回去再赏他,现在想赏也不成了。”
略微进了一点食,奕訢来了精神,但看到跟在身边的无精打采的那些个王爷贝勒以及士卒,心里不禁又涌现出一股悲凉。
昔日身为皇上的威风与今天的狼狈一相对比,即便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奕訢不禁流下了眼泪。
“国安,前面是什么地方?”
“听人,前面是个集子。”
“好,到那儿后,你尽管弄些吃的和喝的,你看他们都饿成什么样子了,真是让他们受苦了。”
奕訢着不禁哽咽起来。
“皇上,您也别伤心了,现在逃难要紧。汉兵已去得远了,不会追上来。到得那之后,奴才想法弄点吃的喝的就是,要不在那儿歇歇再走。”
李国安隔着帘子安慰道。
随行的那些人里差不多都是一天一夜没进口水和吃一粒东西了,显得很是萎顿,奕訢才发了那样的感慨。
可是现在即便是作为皇上他,也只能这么感叹一番。除此之外再也不能喂它们做什么,毕竟现在即便是他自己也就是只吃了半张烙饼而已。
“难道古往今来到亡国之君都是这般模样?”
奕訢在心里暗自这般想着,可他现在忘了,中国历朝历代像他这样猖狂而逃的皇上又有几个。
恐怕也就只有大清国的这两位皇上,在面临亡国的关头,仓皇出逃吧。对于那些大臣和奴才们来,他们自然不会去指责皇上。只会在那里的什么,皇上辛苦了。
至于千般万般的罪那都是臣子奴才的罪。这就是我大清国的特色。
即便是入了夜,奕訢一行人仍然马不停蹄的继续往前走着。待一行人到李国安口中的那个市集,已经是第二天清晨的时候了,太阳,将将出来。
护驾的一位贝勒看见那个市集,便喝令人马停止,然后他便独自拿着洋枪朝那里走了过去,这个市集上同样也没有什么人,大多数百姓显然都去躲避兵灾了。都已经藏到了山里,在集上转了一圈儿,他发觉了一个老者和一个中年人,两人正在那谈论这场战争。看来他们是大清国的臣民,谈到汉军时恨之入骨,谈到皇家时又扼腕长叹。
见此,这位贝勒爷便将皇上出逃的消息告诉了二人,并倾诉了皇上现在的困难,希望他们能找一些水和弄一些吃的。
这两人一听,没想到皇上就在不远处,而且已经饿得两天没吃饭了,自是很爽快地答应给弄吃的和喝的。
这位贝勒见有了着落,这才回去引奕訢和皇后以及王爷,军机大臣及护卫兵卒过来。
那个老年人和中年人预备好了水,并且正在煮米粥,那粥香引得一个个直流口水,在他们心中,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香的了,毕竟是饿了一天两夜了。
水是充足的,任他们喝,从京城出发到现在,这一行人,从奕訢到兵卒,总算尽兴地喝了一次水。
水喝好后,又吃了一些米粥。众人这下才来了精神,奕訢自然不免问了问那两个人是干什么的,并保证将来有朝一日把那些逆贼平定之后,一定会赏赐给他们官,两人一听顿时感激地磕头磕个不尽,好像已经得到赏赐似的。
其实对于随行的那些人来,他们都知道大清国已经没有指望了,至于这所谓的赏赐,不过也就是皇上随口而言罢了。
对于那两个百姓来,却没想那么多,他们觉得皇上是一言九鼎,有赏赐将来肯定有赏赐。
在这种心态之下,他们甚至把家里用来当种子的粮食都拿出来,供皇上和这些王爷贝勒大臣们吃食。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种付出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于这两个乡村百姓来,却是得如此。
水喝够了,肚子填饱了。按道理来,也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吧!
奕訢也这么想,可是他担心此地还不安全,毕竟,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保住性命要紧。于是便问道:
“此地距京城多远?”
“差不多有七十里。”
人群里头立即有人回答到。
——————————————————————————————————————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个月的更新有点少,下个月尽量恢复两更!另外推荐终极侧卫的《德意志崛起之路》。一本不错的德粉。·k·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