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拿破仑vs戚继光(2 / 2)

刺明 拉丁海十三郎 4559 字 2022-09-04

骑兵同样是拿破仑军队的主力。骑兵也有重骑兵和轻骑兵之别。在整个中世纪,骑兵是一切军队中的主要兵种。“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时期,军队中一般都有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的人员是骑兵。十八世纪中叶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和“拿破仑战争”时期,骑兵仍占有重要地位。

拿破仑军队中的骑兵种类很多,分类非常复杂。主要有重骑兵、龙骑兵、枪骑兵、马枪兵、骠骑兵、猎骑兵等。

重骑兵主要是指胸甲骑兵。骑手有胸甲,很重,法国胸甲重二十二磅。重骑兵前身为埃及、波斯、希腊、罗马的重装骑士,中世纪的骑宪兵。重骑兵在实战中运动笨拙,战斗力不强,胸甲也不能抵御近距离(一百至一百五十米)射来的枪弹,所以欧洲军队一度废弃之。后米拿破仑迷恋帝制的传统威仪,在法国恢复胸甲骑兵。不久,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也仿效了。

龙骑兵是一种步骑两用、介于轻重之间的骑兵。有些国家编入重骑兵,有些国家则纳入轻骑兵。因其军旗上绘有龙形图案(有些文献称龙骑兵得名于他们装备的龙骑枪),故称龙骑兵。轻龙骑兵还可以徒步作战。

枪骑兵使用长矛、马刀,后装备手枪、马枪;有的配铠甲,编入重骑兵。马枪兵装备最好的武器,配有马枪,是精锐骑兵。骠骑兵较轻捷,最早出现于匈牙利和波兰,由贵族组成,以后遍行于欧洲军队。猎骑兵出现于十八世纪下半期,由守林人、猎人、山民中选拔人员组成,长于散开队形作战,以及担任警戒、侦察、追击等。

骑兵的基本作战单位是连,通常配马一百四十匹。三至四连为一骑兵团,团以上有骑兵师和骑兵军团,所辖团的数目不很固定。拿破仑在步兵师中,也编入一定数量的轻骑兵。

拿破仑时代的炮兵,有飞跃的发展,正式成为兵种。

法国十分重视炮兵学理论的研究。被称为法国“炮兵之父”的琼?巴普蒂斯特?格利包佛尔于1776年任法国炮兵总监时,改革了炮兵,发展了较完整的炮兵系统,其中包括专门训练的炮兵部队和学校,用于野战、攻城、海防和要塞守备的专用炮兵武器;并且改进了炮架、炮结构和编制,采用标准型制,炮架零件可以互用,重炮可以分解,各种运炮工具只需七种车轮和三种车轴就够了。

因此,轻型炮(四、六磅核弹炮和六英寸追击炮)普遍装备陆军,要塞炮采用回旋式轮子,可在半圆形的轨道上滑动,调整方向,并且开始以炮的口径而不以弹丸重量来计算火炮的大小。拿破仑在这个基础上,又改进和发展了法国炮兵,使之进一步标准化和轻便灵活,并增强运动性,编制也更为合理。拿破仑第一次使炮兵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

军队人数和拥有炮数的比例,各国并不一样。拿破仑认为每千人有二门炮就可以了,这一比例后来成了常规。此外,每门炮携弹量约为二百发,其中四分之一左右为霰弹。徒步炮兵连一般配炮八门,骑炮连配六门。

“能理解吗?”

张准看着杨致远、邹明加的脸色。

“有点困难。”

杨致远实打实的说道。

邹明加则是迟疑片刻以后,然后缓缓的摇头。

他两个土生土长的明国人,根本不知道拿破仑是谁,张准要他理解拿破仑的战术,的确有点勉为其难了。这也是张准单独找他俩说话的原因。张准不想让太多的人,到处追问这个拿破仑,到底是何方神圣。

“那……我们再说说戚家军。”

张准饶有兴趣的说道。

既然拿破仑无法理解,那只好在戚继光的身上着眼了。

作为后来者,张准有一个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的习惯,就是接受的西方军事理论比较多,对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有点陌生。这不能说是他的错,是他所在的环境决定的。他所接受的学识,都是上级教导的。对于戚家军,张准还真是不是很熟悉。

但是,他不熟悉,并不代表就没有熟悉的人。事实上,在他的周围,绝不部分人,都对戚家军的编制很熟悉。须知道,在明朝的历史上,戚家军这个名字,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事实上,它的确是载入了史册。

万历中期,戚继光病死,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四五十年的时间,但是,提到戚继光的名字,所有的军户,无论是贫穷的还是赋予的,无论是最底层的军户,还是卫所的高官,都不能不从内心里佩服戚少保的存在。哪怕是张居正的政敌也不例外。

在戚继光死了以后,他的军队,还是创造了不少的辉煌的。李成梁军队的底子,其实就是戚家军。浙兵,在当时,就是强悍战斗力的代言。即使在和鞑子的战斗中,浙兵也从来没有丢过脸。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只是随着戚继光的远去,浙兵的地位日益降低,兵力日益萎缩,最终完全消失不见了。

戚继光的基层战术单位是“车”或是“队”,车营及辎重营是“车”,马营及步营是“队”。马营及步营是第一线主力战斗部队,全营官士兵全部挂甲上阵,车营及辎重营是辅助支持部队,车正(含)以上官佐才有挂甲,车兵不挂甲。

在东南沿海打击倭寇的时候,戚家军是不配备火器的,因为那时候的火器,质量太差,往往是敌人没打到,却炸伤了自己人。但是,在驻防北疆以后,戚继光开始重视火器。他花大力气,通过张居正、谭纶等人,极大的改善了火器的质量,保证了火器在战场上真正能够发挥作用。

【作者注:戚家军成名,乃是在东南沿海平定倭寇。实际上,戚继光对明国的最大贡献,乃是戍守北疆二十年,让北疆的敌人不敢动弹。对于明国来说,倭寇不过是纤芥之疾,可以忽略不计的。只可惜,后世的人,多半知道戚继光杀倭寇,却不知道他戍守北疆的功劳。唉,掩卷叹息。】

戚继光的部队在明朝来说,火器比例应该算是最高的,且用的是鸟铳而非后来的三眼铳这类较为低等的手铳火器,只差在重炮威力与数量明显不足。当时的明朝,还没有红衣大炮这样的大杀伤力武器呢,连佛郎机火炮的数量都很少。

根据张准的研究,戚家军车营火器比为43.60%,马营火器比为42.57%,步营火器比为48.02%,辎重营火器比为58.70%,其中以辎重营火器比最高。戚继光蓟州练兵编组的部队火器数量及比例,都是同一时期全世界最高的。同一时期的欧洲正流行西班牙大方阵,单一大方阵规模相当于明朝的“营”,单一规模的西班牙大方阵配付的火器比为22.38%(不含炮兵)。

日本战国大名是以“备”为基本战术单位,也是相当于明朝的“营”,一个战国大名的“备”(百万石大名本阵备例外)火器比为20.98%。此时的全世界只有奥图曼的新军(就是近卫军)火器比约在30%以上还有得一比,而东南亚的越南甚至马来西亚、印尼等苏丹国的火器比其实也很高,不输于欧日等国。

戚继光的最基层战术单位的“车”与“队”的人员编组与武器配备,可以搭配形成营阵或是自我独立作战,相比其它世界各国的基层战术单位,较注重大军阵的互相搭配,独立作战的职能相对弱了很多,这是明朝与其它国家在部队编组上最大的不同点。

可以说,大明帝国的戚继光蓟州十万兵,是当时全世界编组最先进,武器最精良,训练最扎实,待遇最优厚的无敌雄狮,是我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后来明军之所以能够在朝鲜打败日军,戚继光留下的底子,是功不可没的。

在具体的战阵方面,戚继光规划的戚家军编制,是依照“鸳鸯阵”的战术思想为基准,参照战场环境与敌对的倭寇作战方式搭配实战兵器,采取小编制的混成兵科构成高机动打击力量。

首先编制而成的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伍”,如字面,“伍”是由伍长与四名士兵共五人所构成,是戚家军最基本,也是最小的作战单位。这一点,和虎贲军有些细微的区别。虎贲军的伍,是五个士兵,外加一个伍长,总共是六个人。

两伍构成一队,称为小队,含队长及管炊事的火兵在内共十二人构成“队”,这个“队”就相当于现代的“班”。“队”是一个完整的鸳鸯阵主体,依其阵式变化展开数种不同的队之阵形。

这一点,和虎贲军也是有区别的。虎贲军在这个层次上,采取的乃是“伙”,两伍构成一伙,由一个伙长、一个火头兵、两个伍长以及十名士兵组成,总共是十四个人。

戚家军四队为一哨,称为大队,设哨长一人,共计49人为“哨”,这个“哨”相当于现代的“排”。虎贲军在这个级别上的编制,乃是小队。虎贲军的小队,总共有五伙,总共50名士兵,加上各自的军官、火头兵,总共是70多人。

“哨”这个层级是戚家军最大的基本作战单位,也就是说,戚家军的正式编组基本作战单位是由“伍”、“队”、“哨”所共构而成,没有后来的“局”、“部”等大编制单位,这种由小编制构成的作战部队,机动性相当优异,兼之混成兵科搭配,攻守兼备,就算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伍”,也可行使独立的作战任务,作战的弹性与战术的应用相当广泛。

戚继光在三镇练兵是依照南方抗倭时的经验,再参照北方战场环境的特色加以编练而成。戚继光改良军械并制定了冷兵器及各式火器使用的军用标准规范,在部队编组上,首创由各兵科及冷热兵器混编成攻守兼备的车、马、步、辎各营,并把火器平均下放到最基层的战术单位“车”及“队”中,使得基层战术单位的火器普及率为当时世界最高的水平。

我们先要厘清一个概念,戚继光的各兵科及冷热兵器的编组配置,是以混编方式分散到基层的“车”及“队”中,相当于现代的“班”层级。而同时期的欧洲、奥图曼及日本等国虽然也是冷热兵器混编,但都是同一种兵科集中编组于同一较大单位里,相当于现代的“连”级或是“营”级。

在战术运用上,戚继光的各营,从营到队甚至车都可以行使独立的攻守兼备作战任务,不需仰赖其它单位的支持,拥有极佳的战术运用弹性。而其它世界各国的基层连队直到营级,都无法独自的行使功守兼备的作战任务,需仰赖其它单位的支持来进行任务,战术当然有所局限。

另外,戚继光编练的军队是一支募兵而来的职业化部队,待遇优厚、装备齐全、训练精良,不是卫所屯田兵制下的散兵游勇可比拟,同一时期的世界各国职业化军队中,也只有西班牙方阵及奥图曼新军的薪资福利可比拟。但这些军队在火器配付的数量及种类上,皆不如戚家军。

当然,戚家军也有很大的弱点,就是缺乏大口径的远程重型火炮,尤其是欧洲以及奥图曼军队普遍的装备大口径重型火炮,戚家军与之对阵,在远程火力以及杀伤威力上明显不足。

但这个弱点可以用戚家军擅长的较佳机动性来克服,戚继光的车、马、步等营的机动性远优于欧洲笨重的方阵编组,但仍稍逊于奥图曼大部队的机动性,奥图曼帝国的军事机动性可说是举世无双。

至于这个弱点,到了虎贲军这里,根本就不是弱点。虎贲军有飞龙炮,有红衣大炮,在不久以后,还有野战炮。这完全可以弥补重火器的不足。关键是,虎贲军上下,能否尽快的适应这样的编制。

戚继光任职于蓟州总兵的所属部队,是以原为抗倭时江浙军或称为戚家军的基础上编炼而成。戚家军实际上是一支募兵而来的职业化军队,并非是明朝传统意义上的卫所军,这与清朝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建立的江淮军与湘军,在性质上相当类似。

到了明末,除了关宁铁骑及京师大营与大同、宣化等府马骑兵外,全国竟无可用之兵。明朝颠覆时,关宁铁骑及大同府的马骑先后被后金及李自成歼灭,明朝就注定要灭亡了。

明灭亡前就只剩下京师大营的羽林军,以及镇守边关的吴三桂所部还编制有完整的火器部队外,原本军威鼎盛装备精良的所谓戚家军,早已不复存在,这情况与清末所处的状况相当类似。

网络上经常有人拿明朝配备精良火器的戚家军误以为明朝卫所军全部皆如此,也误以为可拿这戚家军作为明军战斗力的象征,这是非常大的观念谬误。

“我说完了,你们感觉如何?”

张准缓缓的说道。

杨致远和邹明加互相对望一眼,都没有说话。他们需要时间来仔细的衡量。在他们的内心里,当然是偏向于戚家军的编制,但是,张准描述的拿破仑军队的编制,也不是一无是处。

在中国的历史上,多兵种混合的兵团,一般都是临时组建起来的,是大战到来的时候,才组建起来的。但是,张准的意思,却是准备将这个兵团尽快的固定下来,常态化。说白了,这个兵团就是专门打仗的,其他的部队,主要是用来守城。

“大人,我们需要时间来琢磨。”

邹明加坦白的说道。

“好!我给你们三天的时间!”

张准点头说道。

从议事厅出来,张准来到中央军营的前面,举起千里镜,仔细的查看虎贲军骑兵和鞑子骑兵的零星战斗。这时候,陆伊典急匆匆的到来,说是皇太极派来了使者,要求和张准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