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坐办公室的日子,真清闲啊!(1 / 2)

刺明 拉丁海十三郎 2987 字 2022-09-04

第747章坐办公室的日子,真清闲啊!

坐办公室的日子,味道怪怪的。

这是张准在大都督府呆了几天以后的最直接感受。

张准的办公室,嗯,姑且称之为办公室吧,在六角大楼的正中。无论从哪个部门出发,距离都是一样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示他对六个部门的一视同仁,不会看轻任何一个部门。

事实上,六个部门里面,最热门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军务部,管军事的。一个是政务部的,管内政的。事务最多的也是这两个,张准案头上的文书,至少有八成以上,是属于这两个部门的。

现在,张准就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面,看着外面时不时走过的人。他自己发明的玻璃,当然有权力广泛的使用。最起码,在他的办公室周围,是有很多的透明玻璃的。他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当然,别人要是有心的话,从外面也是可以看到里面的。

要处理的文书,他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他知道的,可以当场决断的,都全部决断了,绝不拖泥带水。不能决断的,交给高弘图他们去再议。等研讨得差不多了,再提交自己拍板。剩下的时间,他就用来浪费。有时间可以浪费,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张准平时很少回来,他的办公室,基本上都是空的。要是放在现代,办公室起码要配个秘书、主任什么的,即使老板不在,也要负责打理老板的办公室。只可惜,虎贲军每个位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既然张准不在这里,当然不可能安排一个人独守空房。于是,都督大人的办公室,就只有搞卫生的阿姨才会进来了。

来往的人群,都习惯了六角大楼中央空荡荡的感觉,走过路过的,也不会多看两眼。但是,当张准回来以后,这里的一切,就悄悄的发生了变化。人们不敢有事没事就到处乱走,就算要走,也不要走六角大楼的中间,以免被张准看到。

这次回来几天的时间,张准呆在办公室里,感觉还真是不习惯。他感觉自己还是习惯在前线,直接和敌人打交道,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面处理文书。于是,观察外面路过的人群,就成了他的业余爱好。结果,这样的行为,在虎贲军下面的人员看来,就是大老板在监督他们做事呢。别有事没事的就在大老板的面前晃荡,现在还不是你晃荡的时候,除非是你想要不自在了。

看着外面偶尔急匆匆路过的人员,张准感觉,自己好像成了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做的一切事情,仿佛和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的感觉,和在前线是完全不同的。在前线,你可以感觉到部下的生死,感觉到难民劫后余生的喜悦,感受到战火的硝烟,血迹斑斑的血腥味。可是在这里,你什么都感觉不到。在办公室里,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淡漠。

忽然间,张准觉得,自己似乎可以理解一点崇祯的心理了。崇祯如此积极的做事,难道是害怕自己被边缘化?他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的身上,莫非是担心部下都疏远了自己?如果他不是皇帝,不是远远的在紫禁城里面遥控指挥,而是亲自到前线去,或许,他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一些。

“该死!”

“你都在想什么?”

张准用力拍拍自己的脑袋。

当真是闲得太无聊了,居然会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当然,慢慢的想开来,也不是完全乱七八糟的。他张准,迟早都要慢慢的适应这样的生活。作为虎贲军的大都督,他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前线。当杨致远、郝林勇、张凌云、李绩成、刘航、王铭宇等人都成长起来,可以完全独当一面的时候,他的确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坐在办公室里面,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了。

或许,某一天,战争,总是要平息下来的。张准从现在开始,就要盘算一下,一旦自己从幕前转到幕后,如何才能顺利的转换角色,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坐办公室,的确没有前线刺激。可是,不坐都不行啊!皇帝,不也是坐办公室吗?只是他的办公室有点特殊罢了。

说真的,张准打死都不愿意变成崇祯那样的办公室土鳖。为什么叫土鳖?因为是最无用的一种生物。老板自己累死,部下却是闲得要死,最后公司也垮了。这样的老板,绝对是悲情的,却又是不值得同情的,更不值得其他人效仿。

然而,要是老板不信任自己的部下,的确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一个集团,要发展壮大,只靠董事长一个人努力,其他人都在打酱油,这样的组织怎么可能战胜别人?王道应该是董事长打酱油,下面的人都在努力。当然,大家一起努力就更好了。

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这是董事长的权力。有事自己干,没事的时候还不能干秘书,这样的董事长,做起来也没有什么搞头。崇祯现在好像就是这样。据说这位大明国的皇帝,忙得连干秘书的时间都没有,真是悲催。

崇祯对自己的团体不信任,那只好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的身上来了。只有自己亲自干,才放心啊!他可能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将所有的事情都往自己的身上揽,自己做的未必就有别人好。自己做得不好,又偏偏要做,自然会让别人产生偏执狂的印象,对皇帝的形象是大大的损坏啊!

比如说,高弘图眼下全权负责的事情,就很重要。整个山东的政务,基本上都是高弘图在运筹帷幄。如果张准觉得高弘图干得不行,决心要自己接过来干的话,他能不能干得比高弘图还好暂且不说,高弘图会怎么想?

很显然,高弘图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你张准的重视。你张准什么都要自己干,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白忙活了,我下次还白费这样的功夫做什么?既然都是老大要接手的,那就直接推给老大去做就好了。这样一来,张准想要不被累死,都不可能。

相信乔允升也是如此。乔允升正在修订虎贲军的新法律,这是系统的工程。要是张准觉得不放心,决定抢过来,亲自去干,恐怕同样要累死。而且,效果还没有乔允升做得好。要说到系统的法律知识,谁能比得过乔允升这样的专业人士?寒了乔允升的心不说,还搞垮了自己。

崇祯的累,纯粹是他自找的。内阁有六个大学士,足够处理一切的政务,他却偏偏要丢开内阁,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累死自己不说,效果还适得其反。想当年,万历皇帝有段时间,只有三个大学士,同样可以有效的维持国家的运转。倒是崇祯自己,十七年的时间,换了五十多个大学士,让人无所适从,最终搞垮了自己。

归根到底,还是崇祯不信任自己的臣子。明朝的所有皇帝,和大臣基本上都是对立的,双方绝对不可能和谐共处。内阁本来就是限制皇帝权力的,注定了内阁大臣,和皇帝之间,是要斗争的,是要对立的。但是,对立到崇祯这样的程度,还是前所未有的。

以前,内阁决定的事情,除了大事之外,皇帝基本上不会过问。但是,到了崇祯这里,内阁决定的一切事情,都要送给崇祯再次审批,简直就跟小学老师改作业似的。久而久之,内阁的积极性,自然是一点都没有了。反正都是老师说了算,我们还那么辛苦做什么?

从崇祯的身上吸取了教训,张准决定,以后自己坐办公室的时候,一定不要像崇祯这样,累死自己却得不到丝毫的好处。对于下面的人,还是古人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用了别人,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让别人将主官能动性调动起来。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信任他们,就得承受一定的代价,就得做好承受损失的心理准备。甚至,在出事以后,还得帮他们揩屁股。这一点,恰恰也是崇祯缺乏的。

虎贲军目前的很多高层,都是因为机遇而起来的,他们得到的锻炼机会,其实不多。他们的人生经历,准确来说,是不够丰富的。好像周一鸣、刘航、王铭宇、刘宝玉、侯山平、杨立仁等人,都是很年轻的小伙子。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是二十八岁左右。军队的那一批营指挥使,就更加不用说了。海军的大部分舰长,同样是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他们和老练的官吏比起来,最欠缺的就是经验。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有干劲,有冲劲,有憧憬,有想法,有血性,有点一箩筐,缺点同样不少。想要他们不犯错误,爵对不可能。他们都是人,而不是神。

就算是张准自己,不也犯过错误吗?在南京搞了一大堆的事情,结果马上惹来郑芝龙的进攻,要不是临时搞了两个浮动炮台,他说不定已经十分的狼狈了。后来在运河上挑衅皇太极,也是侥幸避过一劫。大概是皇太极也是昏了头,没想到火箭,又或者是火箭不容易搞,结果才没有将他烧成烤乳猪。如此种种,说明他张准也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

其实,就算是高弘图、张慎言和乔允升等有经验的老人,也不是每个领域都擅长的。有时候,他们同样会出现错误。既然持续错误,那就要出现损失。这些损失,到底是谁来负责?让他们自己负责吗?当然不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有成长的机会了。

在这里,张准又不能不想到崇祯。崇祯的为人处事方式,非常极端,恨爱之间,变换太快。换言之,就是根本不给人改变错误的机会。好像陈奇瑜,明明做得很好,就是因为在车箱峡犯了一次错误,上了李自成的当,结果马上就被崇祯给直接逮捕下狱了。

张准觉得,要是自己遇到车箱峡的事情,肯定不会像崇祯这样处理。肯定还会给陈奇瑜足够的时间,给他证明自己的能力。吃过一次亏的人,不可能轻易吃第二次亏。知耻而后勇,动力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没有人怀疑。如果崇祯可以给陈奇瑜三年的时间,说不定,陕西流寇已经被剿灭了。

又好像卢象升,也是如此。卢象升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崇祯要是给卢象升戴罪立功的机会,卢象升的才华,可能会更加展露无遗。可惜,崇祯根本不是这样的。无论你之前有多大的战功,只要你犯一次错,马上就被拉黑名单,然后关小黑屋等死。

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下面的将领,急功近利,极其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想要打好仗,根本不可能。在战场上,谁能保证自己就一定胜利?能够有六成的把握,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了。

好像杨致远、郝林勇、杨千强、张凌云等人,都是带兵打仗的,他们同样会犯错。他们一旦出现错误,同样会给部队造成很大的损失。要是崇祯来带领他们的话,结果肯定是他们都呆在军营里面,什么都不敢干。因为,他们不敢犯错。一旦犯错,屠刀就举起来了。

然而,一个永远都不犯错的军官,在现实中可能存在吗?当然不可能!你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他们就永远都无法成长起来。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又哪里来的成功?没有血与火的教训,又哪里来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

是的,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