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恰当此时。传教士给大明士子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难怪一些读书人等趋之若鸳了。
就文化心态来说,中原的读书人向来以一事不知而为耻,他们面对传教士带来的全新世界,在惊叹之余便是努力地了解它、掌握它,从而最终超过它。这和传教士所提出的合儒、益儒、补儒和超儒等观念一样,都是一种正常的文化交流心态。
基督教的观念有中原昔日先贤所未及通者。正可弥补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之不足。他们所向往的是那种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圣洁的仪式。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宗教式的精神安慰正可弥补只重现世的儒家思想的内在缺陷。而其绪念更有一种格物穷理之学。凡世间万物之理,即之无不河悬响答。丝分理解;退而思之,穷年累月,愈见其说之必然而不叮更易也。这种判断基本上代表了现在大明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看法。
当然,朱允炆严格控制着,在热情地欢迎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对固有文化尤其是儒学传统失去信心,并没有采取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是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认为固有文明自有其优长之处,与西方文明相比,大明文化有弱点,也有优点,文化的未来发展决不是也不可能是废弃固有文化特别是儒学,以让西方文化在中国专行,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取中西古今之所长,“参合诸家,兼收西法”,重建中国文化的新体系。
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大明上下吸收西方文化,他们在接受西方宗教的同时,更竭诚地欢迎西方的科学技术,并计划大规模地翻译西书。在这十余年里,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确实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了勃勃生机。138看书网必将出现一个新的转折和大发展,似乎已没有太多的异议了。
朱允炆不敢轻易的去动摇儒家在政治上的地位,却十分巧妙的利用当时的情势将其分立出来几个分支。其他的小学派先不说。在建文二十三年的大明,儒家大的学派已经成为三足鼎立的局面。
方孝孺所代表的复古理学,杨杰所代表的激进永嘉学派,还是就是吸收了西方文化的超儒学派,但是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却不太高,还处于萌芽状态,暂时没有十分明显的代表人物,暗中是以朱允炆为首。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也在寻求着走向政治官场,因为那样才能稳固的站定脚跟。
三足鼎立的儒家学派格局,让作为皇帝的朱允炆有些欣慰,但是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大明储君位置的争端显现,复古理学和激进学派之间的矛盾已经势同水火,两者的领袖人物都知道,当今圣上的地位不能改变,而下一任帝王的归属将见证自己学派的兴衰,他们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问题是朱文奎从朱允炆即位之后,就被立为太子。现在已经二十余年了,如不不像他爷爷朱标那样早逝的话,继承帝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朱允炆虽然不太喜欢这个有些迂腐的儿子。但是如果真的可以利用他有生之年构建出三权分立,皇权凌驾于上,有效的相互节制的话。儿子纵然有些迂腐,但是对于大势也无法改变。
但是面对着现在的情况。朱允炆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首先,让太子在北平执政是为了锻炼太子的执政能力,同时向全国表示了大明对于北方的重视,他立下训示,但凡太子必须经历北平执政的过程。是为了建立储君对于北方的感情,使作为皇帝的子孙们都不会放弃北方。
除了这些之外,这种做法也表示了朱允炆的一些无奈,那就是关于迁都北平的事情可以暂时搁置。迁都的确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举动,而且受到的压力也不会小,至少江南的士大夫阶层就不会轻易答应。
在另一个时空朱棣迁都北平,有很深层的原因在里面,从朱棣自己来说。他原来被封燕王。北方是他自己的老巢,根深蒂固,而且经过靖难之役,朱棣得罪了很多士大夫阶层,迁都有利于打击不顺从的顽固势力,有利于他自己的统治。
再从当时的边疆形式来看。天子北迁,有天子守边的思想在里面。有利于打击当时还没有完全倒下的蒙古势力。从地理上看,北京北连朔漠。南控江淮,地理位置优越,也是有利于统治的。
朱允炆不止一次的有着迁都的情结,但是迁都不好一点,就是造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让自己的子孙们起禁海的心思。
而且现在北方已经彻底平定,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人口增长后的移民,朱棣几乎席卷了八成的蒙古人、女真人、高丽人、日本人在军中,开始西征,一路上不顺则亡。一直打到了帖木儿的老巢。
虽然很少屠城,但是其他方面比当年的成吉思汗还要狠,在和自己侄子的协议中,将这些异族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异族替大明侵略其他国家,吞并、兼并等手段交错着使用,目前在哈密以东的地区,基本上很少有部落存在,基本上都被朱棣卷走了。
所以那些蒙族、女真在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都无法翻身,北方现在只是发展的重点,而不是战争的重点,所以在此时迁都的必要在朱允炆的心里又低了几分。
但是不迁都也要有所表示,让太子朱文奎在北方镇守执政,也是为了发展辽东、西北。但是朱允炆的这个考虑造成了现在的隐患。
南北的距离加上现在交通的不发达,要让太子镇守,就必须为太子组建班底,给予一定的权力,开始朱允炆想着,反正太子要继承帝位,所以并不担心有造反的可能,所以将自己心目中的能吏给了太子不少,其中为人方正的方孝孺就是其中之一。
正是这样的决策,造成了方孝孺等人支持太子在北平尝试着复古,尝试着新政,他们一边学习着皇帝办报纸,鼓励开荒和发展工业。一边又在积蓄力量准备日后的改革,所谓的改革也就是按照程朱理学的治国方针去改变。
所做的一切,瞒不住身为皇帝的朱允炆,也没有能瞒住和他们政见不合的杨杰、黄磊等人,让杨杰等人对于这个隐忧充满了忌惮。
可能他不不在乎自己本人的身家性命,但是对于学派的存亡却十分看重,特别是永嘉、永康学派,经过蒙元的严酷统治,已经断层了百余年,这百余年中苦苦执着的硬撑着,好不容易看到一线希望,绝对不可能眼看着自己的学派再次受到打击。
他们通过手里掌握的商贾,以及江南的大部分繁华、雄厚的财力进行着反击。对于北平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也让朱允炆有些担心起来。
要和平解决这个事情,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朱允炆不想那样去做。因为那样有着更大的隐患。
第一个办法,就是废除太子守国门之说,不让朱文奎在北平被方孝孺等人摆布,而放在自己身边自己慢慢的教导,那样方孝孺的复古学派肯定会受到打击;第二个办法就是迁都北平。把政治中心北移,不过那样的话,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同样会给激进学派造成一种打击。
朱允炆想让这些学派顺其自然的自由发展,所以注定了要承受一些不安。他对政治并不擅长分析,要不也不会有当时的失策,让自己的儿子在北平发展出一股力量和自己的意愿作对,早知道如此,他绝对会将朱文奎留在身边细心的教导,就好像当初朱元璋对待自己一样,手把手的教导。
可能也就是自己深有体会,当初十几岁的时候做了皇太孙,那种被朱元璋操纵的战战兢兢的模样,他不想让儿子有同样的经历。
而且,自己在这个时空的大明,不到二十岁就有了这个儿子,现在自己还正春秋鼎盛,而儿子却已经二十多了。这种情况使他想起了通古斯人的康熙皇帝来,当初那个太子的下场使朱允炆心有余悸,为了防止那种情况的发生,还是将朱文奎送到了北平执政。
至少不在自己身旁,朱允炆就会少想一些这事,那样对于儿子的成长和父子关系有着良好的作用。
但是他还是错了,顾此失彼这个词是朱允炆心中对自己的写照,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杭州的天气转晴,朱允炆召见杭州知府以及浙江布政使等人,详细询问了关于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杭州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也是一个古城,这次他主要落实的是《公共场所卫生法》和《古建筑保护法》等一些关于约束道德的法律,他不想一下子就让司法部制定关于国事的法律,而是用一些无关精要而又能提高百姓素质的法律来锻炼司法部的能力,还有就是锻炼官员的落实情况。
浙江的古城、园林最多,也是最需要保护,所以他选择了在这里考察落实情况。
正在这时,叶子玉送来内厂最新的消息,叶子玉是叶孝天的儿子,叶昇的孙子,承袭父亲的职司,现在为内厂负责人之一,他此次送来的消息,正是杨杰、黄磊和彭方等人的谈话内容,杨杰等人为首的激进派要进行反击了。
————————————————
ps:废话说完了,大家一定看的很闷,但是一下子将场景跳到十年之后,很多事情都要交代,看了这几章之后,大家应该能看出虫子想写什么了,至于朱允炆怎么应对,请继续支持虫子!!!!!!,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