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信任危机(2 / 2)

黑宝葫芦 悲痛麽名 2520 字 2022-09-04

本来是很顺利的,但是刚走到半路,却遇到了一些事情,有些人堵在了路上,不知道正在围观着什么事情。

王凡感知了一下,却看到不远处那群人当中,有位老人家倒在了地上。不过奇怪的是,虽然周围有不少的人,却没有人上前帮忙,反而是站得远远的,或者相互交谈,或者指指点点,就是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一片空白地带。

王凡跟佩盈大概地说了一下事情,就想下车过去帮忙,却不料被佩盈拦住,“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彭宇案吗?”

2006年11月20日,南京市民徐寿兰老太太在某公交车站等车时摔倒,南京青年彭宇主动上前搀扶,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还垫付了200元医药费。2007年1月4日,徐老太将彭宇告上了法庭。9月3日,南京市鼓楼法院判决的结果是彭宇应赔偿40损失费计元。

根据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的推理,彭宇送徐老太上医院的行为纯属做贼心虚,“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送?”这个逻辑的延伸就是,“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个审判是一个法理上的绝杀,让本来世风日下且已沦丧的的道德再来一次大跳水!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唯一一个案例,类似的案件各处各个地方都有。

2005年7月19日,一名10岁女童在南京火车站遭遇一件让她心灵受到伤害的事:当她看到一位老太不慎倒在地上,便主动去搀扶。没想到老太抓住女童,硬说是女童撞倒了她,要求送她去医院,女童不从反被重重地扇了一记耳光。在民警值班室内,面对众多旅客作证指责老太的不道德行为时,原本一再要求让女童母亲赔偿100元钱,这位声称身上多处疼痛的68岁徐老太,却以要赶车为由偷偷地跑了。女童母亲伤心地说,“这今后还怎么教育孩子做好事啊?”

2007年6月16日,在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北门的柿园坊小区门口,小伙子张衡扶起了摔倒在地的老太太韩玉兰。

老太太说是小伙子撞了自己,张衡却坚称与自己无关,他只是扶起了摔倒在地的老人。事发后,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一大队事故科对此事介入调查处理。“这下可以证明我岳母说的是实话了吧!”7月6日上午,韩玉兰的女婿张先生拿着《交通事故认定书》说。

有关事故成因分析及责任认定显示:当事人张衡在倒车时没有注意观察车后情况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承担事故全部过错;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机动车倒车时,应当察明车后情况,确认安全后倒车……”之规定,负事故全部责任。当事人韩玉兰无责。

2008年2月28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瓯海区仙岩镇河滨中路发生一起意外事故:76岁的李老太太突然摔倒在一辆缓缓行驶的北京现代越野车前。越野车司机刘子龙看到后下车扶起老太太,就叫了一辆三轮车送老人去医院。

事后,李老太太的家属认为,是刘子龙驾驶的越野车将老人撞倒的。刘子龙则表示,自己绝对没有碰到老人,当时只是做好事。事发现场的多位目击者也出面作证,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双方就此事引发了一场争议。而刘子龙的现代越野车也暂被交警扣留。

2009年5月20日,厦门市同安区五显店仔村的陈良招突然收到一张法院传票,被告是他12岁的儿子陈同学。起诉状上,陈同学被指无故撞倒了村中的杜金聪阿婆,被索赔7.5万元。但陈同学说,他是看到杜阿婆摔倒,好心去扶她。

陈良招认为,儿子是助人为乐被倒打一耙,杜金聪的家人纯粹想借机讹钱。而杜金聪的二儿子陈孙胜则说,是陈良招不愿负责,想赖账。双方各执一词,事实扑朔迷离。

2009年11月14日,重庆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二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该少年变得沉默寡言,他哭问父母“你们不是说要助人为乐吗?”

郑州一大学生李凯强,好心地扶起一位因骑自行车倒地的宋老太,宋老太却一把抓住李凯强说“你撞伤我的腰了。”2009年12月28日,二七区法院下达了这样的判决书:关于宋某受伤,因无法查证是由李凯强还是宋某其中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而造成,根据公平原则,法院认为,原告宋某的损失合理部分由双方各承担50较妥。因此,判决李凯强15日内支付宋某1万元精神抚慰金及其他费用共计7.9万余元。经过这件事后,李凯强说,他对人的看法彻底变了。

而在彭宇案判决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发生老人摔倒在地而行人纷纷远避不予救助的报道。

2009年2月22日上午,就在此事的发生地南京市,一位75岁的老人在南京市下关区三汊河公交站台下车时一头栽倒在地,路人很多,但没人敢上前救助,老人为求得帮助,只好大声喊道:“是我自己跌的,和你们无关,你们不用担心!”

2010年2月2日晚,还是在南京的台园小区内,一名七旬老太不慎滚下台阶受伤。目击者说,老太当时瘫坐地上呻吟,而她四周围着不少小区居民,大都躲离老太好几米远,无一人敢上前帮扶。“看样子伤得蛮重的,但大家最好别碰他,万一像彭宇一样做了好事成了被告,那就有口也说不清了,还是报警。”人群中有人建议道。

就在大家等警察时,一名青年走过来想将老太扶起。“别多管闲事,小心麻烦上身。”青年的家人急忙上前劝阻,青年男子当即住了手,跟着家人离开了。5分钟后,民警赶到,也不敢乱动她。40分钟后,直等急救车赶到,才把老太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010年12月15日下午1时多,深圳的公务员小区福田区益田村发生了一起不幸事件。一名70多岁的老人想在石凳上休息,可能雨天路滑,一下子跌倒,整个身子趴在地上,脸部朝下,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老人家属到来时,老人已经去世。“真是太冷漠了,如果有人及时将他扶起来,老人也不至于惨死!”老人家属为此而感慨。

家属所质疑的“有人”当指小区的保安和路人。但从报道中可知,路人和保安都还是有所行动的。最早是“两名女子马上发现,她们在场大叫”,随后“大堂的保安听闻后,立马赶了过来”,“路人将老人围了起来”。而小区保安部负责人解释,并不是保安冷漠,只是害怕承担责任,不敢前去搀扶,当时他们没有拨打120,但有保安跑到派出所叫警察。警方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显然,面对一个老人孤零零地趴在地面上,生死未卜,益田村的保安和经过事发现场的居民还没有冷漠到无动于衷的地步,他们所欠缺的,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简单的搀扶动作。老人家属判断,老人摔倒后并未立即死亡,只是因为脸部朝下无法呼吸而致活活憋死。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这个简单的搀扶动作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堪称价值巨大,这也正是死者家属愤怒和悲慨之所在。一个轻易的行为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为什么“有人”舍此而不为?

保安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如果保安触碰了老人,老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就说不清楚了”。显然,他的这番心理表白并不专属保安,在现场围观着急的路人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把时空挪移一下,把“扶还是不扶”的难题抛给别地的国人,结果又会如何?此事被媒体披露后,来自公众的反映已经对此给出了答案。调查显示,大多数网友和读者在同情死者及家属的同时,也表示非常理解保安和路人的做法。其中,一名网友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不是没有人情味,而是社会的经验教会了我们,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一个简单的搀扶动作,却可能带来种种不可预知的后果,这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定的现实。从什么时候起,搀扶在我们心目中居然成了一个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动作?几乎所有议论此事的人都提到了彭宇案。3年前,南京青年彭宇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其家属索赔,在唯一的目击证人证明彭宇是在老人摔倒后前去搀扶的情况下,法官却以证人没有目睹老人摔倒的情形因此无法排除二人相撞可能性为由判决彭宇败诉。也就是在那次宣判的旁听席上,为彭宇作证的证人面对记者的摄像机,大声说了一句注定会深刻烙在国人心灵上的话:“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

“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这也是一句判词。就效力和影响而言,它绝对比南京法官依靠想象和或然性推理所下的判词更有力,更能震颤人心。此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无一不是在证明这句判词的伟力。当人们面对不幸的摔倒者面面相觑,即使鼓足勇气决心做件助人为乐的好事,也要拉上旁观者事先作证甚至现场拍照时,当法官劝告人们做好事也要讲方法避免当被告时,一个问题就会像洪钟一样在我们的头顶轰鸣:人心究竟怎么了?

毫无疑问,与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社会相比,中国人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异,他们的心灵也不会突然变得邪恶。通常说“世道人心”,先有“世道”再有“人心”,如果一个社会暴露了越来越多的伤口,又怎能指望人心归于淳厚?搀扶有危险,助人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