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日寇侵略军和国民d军队的两面夹攻下,加之外无实力增援,内有败政困难,抗日同盟军很快陷入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冯玉祥为了给这支抗日队伍保存一点元气,所以bèi'po卸职,邀宋哲元回察哈尔,并致电老蒋,请求他对抗日同盟军改编。自己则于8月中旬赴泰山隐居。
蒋光头大喜过望,拿出被撤销的原东北军六十三军番号,令李卫东对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进行改编。
这个时候,李卫东终于知道老蒋的葫芦买的是什么药了,老蒋利用李卫东在东北军中的威望,整合被裁减的东北军部队,并早就算到抗日同盟军的结局,又利用自己抗战的威望,改编抗日同盟军。
虽然李卫东有点被老蒋利用的嫌疑,但是这件事情对于李卫东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自李卫东知道,老谋深算的老蒋,在自己整编完后,会采取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叫自己交出两军兵权,但是,李卫东深信,自己有办法见招拆招,最终保留两支部队。
宋哲元于8月底返回察哈尔后,即按照与冯玉祥达成的协议,邀请李卫东前来对民众抗日同盟军进行改编。张自忠随之赴察协助工作。
同盟军中,除吉鸿昌、方振武、刘桂堂三部拒绝改编,余众共计三万多人,李卫东采取分别对待,保留骨干的政策,对原属西北军的佟麟阁、张允荣、阮玄武等部,尽量多编多留,对其他部队则大部遣散;
佟麟阁、张允荣、阮玄武三部,被李卫东改变成三个旅,三人分别任旅长,部队随后开赴密云随五十五军一起训练。
随后,李卫东又把目光,盯向吉鸿昌、方振武、刘桂堂三部。
李卫东亲自到三人驻地去拜访,因为李卫东抗战英雄的身份,三人以礼相待。
此时的吉鸿昌,已经是gd员,李卫东对其说出了自己的秘密身份,并告诉吉鸿昌保持实力的重要xing,最终说服他接受改编,同时在吉鸿昌的帮助下,方振武、刘桂堂也同意接受改编。
李卫东的六十三军,以此三人为基础,继续三三制改编,六十三军和五十五军一样,十二万人。
109师师长,吉鸿昌,110师师长,方振武,112师师长,刘桂堂,炮兵师师长,李忠义,参谋长,唐聚五。同时,方振武兼任副军长。
1933年12月,李卫东把淘汰下来的武器分别留给29军和67军以及傅作义后,率部赶赴南京。
1933年12月11日,蒋光头又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这是蒋光头第三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了。第一次,1927年4月4日;第二次,1931年10月26日。有意思的是,对于他,前两次的出场都不是好兆头,随之而来的都是下野。
封面选用的是一张照片。蒋光头身着戎装,骑一匹战马,右手行军礼,看上去颇有几分威风,似是在检阅军队时拍摄。
《时代》以少有的欣赏口吻,描述这个封面人物:华夏上周炸开了锅。不过,华夏面积相当大。发生激战、抢劫、sāo乱、惨剧的中心地带,常常各自相距百里、千里。一位了不起的战士,坚定地骑着一匹矮胖健壮的华夏马,看着世界上这个人口最多、内战频仍的国家,他就是蒋光头委员长。
这位曾经征服过华夏的人,目前正面临着蔓延于从广州到北平之间的一场狡猾的蒋委员长聪明地选择不对付那些对zyzf权力不形成威胁的地区叛乱(他曾说,其中绝大多数叛乱的规模还抵不上芝加哥黑帮的火并)。(《时代》,1933年12月11日)
从《时代》的叙述也可以看出,骑在马上的这个人的威风只是表面的。因1931年ri'běn入侵东北而陷入困境的华夏,依然风雨晦暝,在苦难中挣扎。对于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蒋光头来说,环绕四周令他头疼的不仅仅是ri'běn对东北的侵吞和“满洲国”的成立,还有他几年来一直难以剿灭的gd武装。
1933年11月,国民d内部的反蒋力量,又在福建掀起浪潮,宣布成立“华夏共和gmzf”,与江西的“华夏hszf”交相呼应,这更令焦头烂额的蒋光头雪上加霜。
那么,这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对他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ps:大将作者红色十月携《荣耀》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