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头接到这份密报后半小时,戴笠又送来一份密报,8月15日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司令谷川清,向日本海军第二次求援,海军军令部为了救急,急令驻华夏旅顺口的横须贺镇府第一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一特别陆战队共1400余人,和佐世保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1200余人,立即开赴上海。
蒋光头连接两份密报,同军政部长何应钦、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紧急研究决定,命令第十八军、第五十四军、第三十九军、第七十四军、第六师和炮兵第十六团开往上海,担任蕴藻浜以北至长江岸边及浏河以东地区作战,既防日军在上海登陆,又便于迅速歼灭5000余日军。
根据各方面情报,蒋光头预感到淞沪战役规模将会扩大,时间也会延长,参加兵力也会逐渐增多,便下令成立了大本营机构,下设六个部。大本营六个部长天天开会在攻击爱国女子中学的战斗中,第264旅的参谋主任邓洸中校以及通讯排的30多位官兵一起殉国了。旅长阵亡的消息使官兵们极为悲痛,部队暂时失去了指挥,攻击不得不停了下来。
浓重的阴云笼罩着上海,天边雷声隆隆。8月14日的攻击战中,第264旅共伤亡千余人,其中527团阵亡了7位连长!
第87师261旅在旅长沈发藻的率领下担任左翼攻击。
据《申报》报道,14日“整日血战,我军左翼阵线,已进展至杨树浦,将公大纱厂日军包围”。激烈的街市攻坚战在每一条马路和每一幢楼房之间展开。261旅也是zy军中能打能拼的主力部队。“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如今第88师师长孙元良和第36师师长宋希濂都是这个师的旅长。师长王敬久当年是副师长。长脸细眼的王敬久是黄埔一期的留校生,他以善于指挥见长。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他所在的2师与冯玉祥争夺陇海路上的田庄车站,双方杀得难分难解,2师伤亡了四个团长仍然攻占不下。这时,师长顾祝同命令王敬久带领部队投入战斗,他以沉着机智的战术,一举反攻成功,并击退了冯玉祥部队的多次进攻。这一仗使王敬久升任旅长。
对于上海地区的抗战,第8师、36师等部队在沪宁杭地区构筑了大量的工事阵地。第87师先承担无锡至江阴一线的工事构筑,后来又筑苏州、常熟一线的部分阵地,永久阵地上有机枪掩体和观察哨、通讯枢纽、指挥所等,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射击孔、了望孔和出入口都用钢板门窗,还有密封防毒设备,这是一套整体防御的国防工事。
“七七”事变后,备战的第87师为了掌握日军动向,曾经派出连长以上军官穿着便衣,分批到上海进行实地侦察,特别是虹口租界内的地堡、街垒,按自左至右的顺序,统一编号后,标志在5000∶1的地图上,每一个据点的通道、射向、兵力以及配置的武器,登记在另册上,每个团都印发一本。所以,这次进攻战能迅速地把敌据点围困起来,一个一个地攻占,与预先的周密侦察和事先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
陈家行、张家宅、陈家巷……261旅在这一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虽有不少的伤亡,但反复争夺,连战连捷,一度夺回了沪江大学,又占领了日本海军*场。261旅的另一路部队迫近到租界外面的姚家桥,与兄弟部队一起包围了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处于劣势的日军不甘心撤退,他们乘台风过境的时机,在上风方向点燃民房,大肆纵火,妄图以火龙阵阻止八字桥附近的华夏军队前进,我方官兵顶着浓烟烈火奋勇冲锋,所向无敌!
流离失所的市民们在烈火和战乱中呼号!
当天晚上,蒋光头电令张治中:“今晚不可进攻,另候后命。”
张治中两眼盯着手里的电文,一声不吭。开战才两天,却两次命令“不可进攻”。几个月来苦心部署的攻击计划全被打乱了。
本来,乘增援的日军还没有到达之前,凭借初战告捷的昂扬士气,可以一鼓作气把虹口的日军扫进黄浦江。可是军令如山,身为统率上海作战部队的司令官,只好依zy的命令行事。
张治中的心里乱糟糟的,他不知道蒋光头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早晨攻击开始的时候,国民zf外交部针对上海租界外籍人士要求上海为“不设防城市”的言论,发表了义正词严的重要声明。声明道:“和平确已完全绝望,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御侮救亡,义无反顾……决以当年喋血淞沪、长城之精神,扫荡敌出境,不达保我领土主权之目的,誓不终止。”正是这种坚定激昂的民族气概,鼓舞将军再战淞沪。
根据“一·二八”之役的经验,在领命之前,张治中向蒋光头提出关于再战淞沪的战略建议。他认为对付日军有三种形式,一是他打我我不还手,如“九·一八”的东北;二是他打我,我才还手,如“长城之役”和淞沪的“一·二八”;第三种是判断他要动手打我,我先打他,即先发制敌。他建议应接受以往被动挨打的教训,这一次要采用第三种形式。蒋光头认真看了这份建议,他在报告上批示:“应由我先发制人,但时机应待命令。”
如今,一天一个命令,一个命令进攻,又一个命令停止进攻,这叫什么“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