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拍摄《那些年》(2 / 2)

现在拍过ng了一个念头,李晨灿立刻从监控器后面走了出来,来到主演宋繁的眼前。

宋繁身高和李晨灿差不多,年纪比李晨灿稍小一点,但在李晨灿这个导演面前,他还是感觉自己矮了一截般。

现在在拍摄的是男主对沈佳宜说,只要他认真起来,分分钟干掉她的那个片段,也就是两个人在有了第一次真正交集之后的对话。

“你想做那种感觉,痕迹太浓。”

李晨灿干脆地示范了一下,然后说:“体会体会。”

另外,他也对江筱玥说:“你的表情……嗯,再正经一点,语言不要太热情,有点尴尬的感觉就好。”

两人都在仔细体会着李晨灿的话。

他们早就见识到了这个只比他们稍微大了一岁左右的家伙的厉害,李晨灿随便一开口,通常就能带来很强大的穿透力,瞬间就让他们明白自己之前的错误在哪里。

接下来的一段拍摄感觉就出来了,这两个演员的悟性都还挺高,当然,李晨灿也不敢保证自己调教他们的就一定是对的,但至少自己调教他们的东西,用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那是很不错的。

他们演戏有一种质朴而懵懂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他们也就是刚刚高中毕业,所以他们在很多时候也能够带给人一种本色出演的感觉,这点完全不用李晨灿太操心。

很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也是越拍越顺手。

李晨灿版本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最大要求还是要又符合这边这个时空帝国的许多现状,要在潜移默化之中不能有常识上的错误,又要能够尽量拍摄得精良。

在电影拍摄上,他们用的是4k像素的高清摄录机。

这个东西在另外一个时空也已经出现了,当然,两个世界的电影工业水准发展得类似,那边有了imax3d技术,这边也就是停留在这个技术出现,最开始惊艳所有人,但很快大家就发现有很多烂电影公司利用后期转制粗制滥造的3d这种情况来坑钱,于是,抵制3d技术的很多活动已经展开,不少打算制作成3d电影的电影现在在中国和美国这边都重新变回了2d,只有扔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时候才会用3d技术。

4k像素级别的高清摄录机,拍摄出来的画面十分艳丽,每一个像素点展现都完美无缺,这样的技术出现之后,比3d技术要好,至少这个东西只要用了就没有办法和后期转制的伪3d技术一样坑人。

但是,现在整个世界真正用来拍摄电影的专业4k像素级别的摄录机也不是很多,所以,光是这一台摄录机,李晨灿他们的租借费用就是一个可怕的天文数字。但李晨灿觉得这很值得……

在另外一个时空,他和大部分中国电影人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他们不是不想追求电影的品质,可是很多时候,电影的品质都要受到投资方的强烈控制,投资方说需要的东西,那不管再怎么不合逻辑,你也得硬着头皮把它给弄出来,投资方说上的人,也不敢更换,所以除非是那些真正知名的大导演,一般的导演很难有真正的话语权。

就算有了话语权,你也得注意到中国观众的口味——《西游记之大闹白宫》那种烂到了宇宙边缘的超级大烂片,赶上个好档期,有个好宣传、好档期、好题材就能卖到10亿,谁还想好好拍电影?套用好档期+好宣传+知名演员+逗大家笑+无脑爱情的公式,专门拍这种套路性的脑残电影就行,反正中国有很大一部分观影人群根本就是看个热闹,他们根本看不出电影品质的好坏来。

于是,很多电影也只能把更多的资金用在堆积明星、过剩宣传上,至于电影的品质……这个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这样一来,在那边想要真正追求电影的品质,真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当然,帝国这边也绝不是不存在这种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都是中国人,不过只是更发达一些而已,但中国人的性格已经刻在骨子里,很难改变的。

但这些影响不到李晨灿,李晨灿现在完全就是用自己的钱拍电影,这样的话就完全避免了掣肘,谁要在他这里指手画脚都不好使。

更何况,帝国虽然存在投资方指手画脚,存在需要堆明星的问题,但这边的电影市场相对而言比那个时空的中国要成熟了不知道多少倍。在这边虽然电影票房会受到电影类别的影响,但基本上已经有了好电影=好票房的这种成熟的市场机制,这会鼓励着大家拍出更多的好影片而不是拍一些专门讨好无脑观众的片子。

所以,李晨灿相信,他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电影做的这些事情,是能够被观众待见的。

就是在这样的高标准、高要求之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拍摄进度再不断地推进之中,在这个学校的拍摄,用了9天的时间就全部拍完,而且拍摄的过程都还比较满意。

接下来,剧组要准备下一个大学的场景,大学的场景会转场到中海拍摄,刚好那边有海,也有许多的适合的条件,这些都是有利的。

从天府省直接到中海倒是需要一段很长的距离,但这边可以通过高速公路直达,一天时间都不用就能从这边到那边,所以这些麻烦也都是小事。

ps:今天第一章,昨晚还是没能写出第四章,今天厚颜求点订阅和票票。

尤其是订阅和推荐票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