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诏书之外的故事(2 / 2)

宋世流芳 彼岸三生 1233 字 9个月前

显然在这方面,赵惇的自我了解,远远不及他的对手叶宇!

“娘,关于那面九龙烈火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会有如此诡异的诏书?”

叶宇地询问,让柴婉月发出一声感叹:“如今大局已定,即便那赵昚老儿愿不愿意,这大宋江山已然尽归我儿,那为娘也就将一切告知于你”

随后经过柴婉月的娓娓道来,叶宇才逐渐明白这份诏书的由来。

当年周世宗可谓是一代明主,可惜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九岁便驾崩归去。

但是在驾崩之前,柴荣深知子嗣尚且年幼难压重臣之威,尤其是自己的二弟赵匡胤,身居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位高权重深得群臣推崇。

所谓亲兄弟都要明算帐,何况彼此还是异姓兄弟,更是有着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所以柴荣对于赵匡胤不是不放心,而是十分十分的不放心!

于是就在垂危御榻前,召集朝中主要大臣,上演了一出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戏码,面对在场群臣地众目睽睽,赵匡胤自然也演了一出诸葛亮深表忠心的好戏。

赵匡胤的表忠之心可谓是感人肺腑,柴荣却是以言语相激:朕深知二弟威望甚高,将来必不是池中之物,如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你之嫂嫂与侄儿,孤儿寡母恐难撑大局。

将来若是能辅则辅之,若是难以威服群臣,二弟大可以取而代之,你我情同手足不分彼此,有二弟掌掴大周社稷,足可保为兄一世基业永存,亦可以周全他们孤儿寡母免受战火之苦

柴荣的这一席话,与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却有着两点不同,一则刘备给了诸葛亮废帝之权,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思,这是正史上的记载。三国演义除外

然而柴荣的托孤却是说得十分直白,那就是让赵匡胤取而代之,这显然要比刘备说得更到位,简直是将赵匡胤壁咚了!

二则,刘备白帝城托孤,是因为与东吴战争兵败了,可以说当时蜀汉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而当时的后周却是中原十国中相当强悍的国家,根本没有外部敌人的袭扰。

所以在这种国泰民安的环境里,柴荣又说出这种诛心到极致的话,是个傻子都能够看出这是一种试探,其实就阳谋之中的一种逼迫。

逼迫赵匡胤在群臣面前表态,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自己发下的誓言!

当时的赵匡胤才三十余岁,正是年轻正旺之际,也更是兄弟情义看的极重的时候,他深知若是没有眼前的这位大哥,根本就不会有他赵匡胤的今天。

况且面对柴荣这种步步紧逼态势之下,也由不得他赵匡胤不表忠心!

他虽然手握重兵,但是柴荣一刻不死,那就是后周的掌权人,只要他稍有迟疑,说不定就会被拖出去砍了。

自古伴君如伴虎,亲兄弟尚且都可以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更何况是他这个异姓兄弟,所以赵匡胤心理跟个明镜似的,因此也就在群臣面前、在周世宗柴荣面前发下了誓言。

只是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誓言却是让他后悔终生死不瞑目!

注:郑恩,字子明,戏曲评书演绎皆由此人,而且其妻子陶三春更是比梁红玉还利害的人物,这虽是稗官野史,但是根源必定会有,绝非凭空捏造,而且现在还有郑氏子孙这一脉,三生书里架空之中有胡扯,但是大多数不是胡扯,史书没有,不代表不发生,不知道,不代表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