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立(2 / 2)

大清原来还实行初等教育生雇佣率退税政策,这个退税倒是没废,可是李鸿章内阁的教育部提出了更改科目的法案,原来唐宁亲自指定的教材中的在日本人看来超经典的全球简史被换下,国学被换上,而且国学的内容每一个都算一个学分,几乎只学国学就算通过了中等教育,这个东西让唐宁看得直摇头,李大人的“洋务运动”精神真不彻底。

李鸿章的洋务精神当然是强大的,不过他在大选中为了讨好儒生使出这一招来,这根本不是他本人的本意。到此为止,郭嵩涛还是原则上支持民选总理,但他开始担心改变这个唐宁亲自制定的政策会惹怒大清国真正的前任元首,幸好,唐宁对此仍然没有反应,林菲尔小女王都气得摔杯具了。

为了打压原来的大清舆论之王《大清新闻报》,李鸿章内阁马不停蹄地出台了废除《大清新闻报》政府报章的官方地位,却经常将国家重大政策首发在胡光墉办的《大公报》上面。大清皇家电台还被勒令更改名字,不得叫大清、皇家之类的名字,接到这样的通知,唐宁指示将名字改为“bbc中文广播”。李鸿章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忽然感到害怕起来,稍微停止了大规模“民族独立”的行动。

原本西伯利亚大动脉的工厂将设在北京,现在鉴于民主大清对温莎财团充满敌意,唐宁决定把北京工厂迁到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反正日本也正准备建造通往阿拉斯加的大动脉。这个消息在《电讯报》上刊出,对大清新政府来说是一个强烈的警告,而对日本国民来说是一个超级利好。

得到新中国成立并与温莎财团发生不愉快的消息,俄国沙皇立即愉快起来,热情洋溢地致电李鸿章大人,表示“两国作为欧亚大陆有影响力的大国,应当团结起来,一起维护大陆的秩序。将清俄两国的版图在世界地图上一起看,我们会发现前所未有的力量,有信心克服任何困难,对抗任何敌人。”

李鸿章为了维持自身的独立,暧昧地回应亚历山大二世为“完全同意沙皇陛下的观点”,但李大人可不是傻瓜,只是暧昧,没有什么实际行动,试探一下温莎帝国主义的反应。 ... [,!]

(

纽约时报兴奋地称:“中俄两国摸了摸温莎帝国的虎须,世界格局将变得不可预测。”

克虏伯公司则为自己研发的新型火炮找到了一个大买家,神机营没有了东印度公司的后援,必须寻找新的军火提供商。李鸿章显然想得更远,希望克虏伯提供技术,李大人将建立自己的兵工厂,在天津,称其为“直隶制造总局”。

由于直隶制造总局花费巨大,名义上为国有企业,却是胡光墉和李鸿章指派的领导任人唯亲,进步党的党魁曾纪泽严厉地批评政府的国有化工业政策,称李鸿章根本不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不懂不要紧,李鸿章根本就是靠对“无形之手市场”嗤之以鼻的清流党的选票上台的懂而装不懂的人,他的《大公报》甚至反驳:“即使是唐宁·温莎先生,也创建了以国有化闻名并且富有强大的以色列国,恐怕亚当·斯密不是什么正义与真理的化身吧?”

曾纪泽创办的《时报》则回应:“您还知道以色列的富有强大啊?知道就好,富强要靠吸引企业家来投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现在正在做相反的事情。以色列的富强的本质******根本就搞错了,不是因为国有,而是因为温莎财团。”

《大公报》回掐:“我大清不仅需要富强,还需要民族尊严,我国之政治不可操纵于外国人之手。”

两派冤家互掐得不亦乐乎,唐宁感到很欣慰,好歹言论自由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