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清国的“分散集体荣誉感”工程还得继续,重点是要在广东给全国竖立一个以省为家的榜样,经过思考,唐宁决定在广州建造一座世界第一高楼,让好大喜功的华人精神为之一振的项目,它还有一个目地性很强的名字:广东塔。
由于水压式升降机此时最多能升到15米高,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摩天大楼,广东塔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升降机的问题。美国人奥蒂斯在1853年发明了安全钳,当加速到某一速度时会自动钳紧导轨,把轿箱或对重刹停。在升降机井的底部,还会装有缓冲器,作为最后的保护。这个技术已经为高层电梯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然而,唐宁要搞的电梯不是靠电机带动曳引轮转动以提供动力升起或放下轿箱,而是使用了类似于悬空铁路的技术,电梯的轿箱是海尔贝克永磁体,轿箱的四周是磁极不断变化的电磁体,以电磁力驱动轿箱安静、高速地升降。这一技术使得电梯的速度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夸张的地步——每分钟一公里。
唐宁本来想搞个三十层楼就很了不起了,100米左右的高度可以傲视群楼很多年,可是当电梯的速度测试达到每分钟一公里的时候,这100米只需6秒钟,连开门关门的时间都不够,他又改变主意了,这么好的电梯只配100米实在是浪费,于是提出了100层方案,整体高度为370米。要知道,这个时候世界上还没有10层的“摩天大楼”,这个100层的广东塔把全世界都惊呆了。
其实,在唐宁的计划里,10层跟100层没什么区别,所有的楼层都一样,全部的构件都在工厂里生产出来,然后用双鱼座飞艇起重机一层层地往上摞,骨架的细节都在工厂里搞定了,安装相当简单,而板状构件用钢索穿过中间的管道来加固,大量的连结部用螺丝拧牢固或者焊死。它跟预制件的水泥路差不多,当天安装好,当天就能用,大楼这方面要差点,还得个性化装修。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对暴发户式的广东人来说最适合了,只要盖到100层,成为世界奇观就成。它甚至连中间大堂都很普通,你要不是在外面看到它的惊人高度,还以为是到了一座很平凡的楼里面呢。
它的占地面积为2万平米,建筑面积为20万平米,以每10平米容纳一个员工来算,可容纳2万名雇员在此工作,他们当然是不会洗澡的,所以其顶部一座3万升水的水塔可以为整座楼的大部分人提供水源。由于人口是如此地密集,水电一体设备产生的电力可能是不够的,在上面套一个大风车嘛,似乎影响美观,于是,唐宁为广东塔独家奉献太阳能发电黑科技——喷涂式光电薄膜。
大家听听这名字:喷涂。由此可知这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低成本使用的技术,它将一种叫钙钛矿的东西喷涂在电池板的表面就可以产生光电转换,其能效可达20%,摩天大楼的建筑面积这么大,全部喷上光电转换薄膜,可产生巨大的电能。巧的是对于商业建筑来说正好是白天用电量大,因此,钙钛矿薄膜完全可以提供楼内商户的白天用电,夜晚嘛,水电一体化设备的电量就够了。
不好的地方是所制造的钙钛矿电池的色调是褐色,如果采用这个方案,原先那设计方案的美美的配色全都用不上了,都得随着这褐色的玻璃幕墙而变成黯淡无光。好吧,就酱,暴发户广东人就得配这种颜色,这叫“土豪褐”。
关于摩天大楼的消防问题:由于水电一体设备的飞艇相当于携带着弹药永不枯竭的高压喷水枪,因此它像一个24小时待命的消防队永远悬停在大楼的上方,这可能是最高标准的消防。
广东塔看上去很牛逼,可惜,似乎太过前卫了,以目前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它能支持一座可容纳2万人的写字楼吗?似乎不能,上海还差不多。不按常理出牌就有可能失败啊。唐宁害怕失败,广东可是地方对抗中央的领头羊,决不能让它失败。
上海已经是重工业的重镇,唐宁决定让广东成为轻工业制造的中心,经过一番思考,他在自己一系列的交通工具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增加的细分,在1英镑的圆桌骑士自行车和10英镑的悬索气球之间还有10倍的差距,可见还有细分的余地。
悬索气球好是好,但它的自由度受到局限,只能在固定的站点和固定的线路之间运动,束缚了车主的自由,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站在高处鸟瞰四周,还有有不少人有“恐高症”的。
死亡骑士虽好,但是它是高性能车,跟对手拼速度,不是正经的交通工具,否则也不能叫死亡骑士这么high的名字了。如果要生产普通的电动自行车,这个市场却早已经被已经普及的低端燃料电池引擎为核心的欧美制造商所占据了,虽然温莎企业的号召力大,进入这个市场也不过是一个比较平庸的竞争者,必须得有自己的独门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