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科举比去年提前了整整十天,十二月十五日,科举开始,无数的学子进入了考场之中。
相比于去年,今年学子们准备的要充足的多。
今年的科举考试比起去年也要完善的多。
科举仍旧是分为两门,儒学、史学合而为一,律学、实学合而为一!考试时间仍旧十天,早晨、下午各一个半时辰!
无论是儒学、实学都偏重于基础,最后则是一道自由发挥题目。
下午的时候,无数的考生从考场里出来,许多人的脸上都带着忐忑的表情。
“快看,这些考生们都出来了,也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能够中举?”
“现在的中举和以前已经不同,即便中举也不过是吏员或者属官,已经远远比不上过去了!”
“我倒是觉得现在的科举不错!这些书生只是读了一些书籍,除此之外一无是处,凭什么科举之后便能够当官?”
“听说科举中不少的职位都需要有‘实践经验’,也不知这‘实践经验’是什么?”
雪仍旧在飘飘扬扬,考场周围的一个茶馆之中,不少的百姓都在议论纷纷!
不过,今日除了科举之事之外,还有许多百姓都在讨论天下官员进入燕京之事。
“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不少的官员来到了燕京城中,朝廷到底要做些什么?”上面有人讲着评书,一个老者坐在下面与身旁之人窃窃私语。
“听说是为了军机处之事!当年陛下在汉中,为了处理天下军机,这才成立军机处!可是现在天下战事已经结束,这军机处之名自然不能再用!而且,当年为了处理军机,军机处权利极大,只怕陛下也要对军机处权利进行约束了。”旁边乃是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这中年人道。
“我听说还有划分各地行省之事!”旁边又有一人道。
“划分行省?行省是什么?”老者奇怪道。
“行台尚书省!陛下要在全国各地设立行省,不再设路!”
行省便是后世的“省”,宋朝的时候已经有行省的称谓,全称便是“行台尚书省”,只是在宋代的时候,行省并不常见,只是偶尔设立,一直到了元代的时候,忽必烈才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行省,之后的明清也延续了忽必烈的政策。
“原来如此,不知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老者又道。
“这个就不知道了!快看,路上似乎又有人来了,那个人似乎是虞允文虞大人,当初总是跟在陛下的身旁,后来去管理辽东,他也来了!不知他旁边的将领是谁?”旁边的中年人猛地道。
“能够和虞大人在一起的,只怕身份也不低。”老者也不认得李显忠,当下点了点头。
他们这些人在这里议论纷纷,此刻在茶馆的一角坐着另一对老少。
这里的老者头发已经全白,脸上带着说不出来的黯淡表情,旁边的青年则是一边享受点心、好茶,一边听着周围之人议论纷纷,神情惬意。
“金大人,陛下召集天下文武大臣商议国制,我等也受到了邀请,赶明儿咱们也去皇宫中转转。”青年道。
“宣武皇帝登基快十年的时间了,种种制度都是为了战争而设立,现在战争结束,是该进行变革了,老臣也很好奇宋人会如何变革制度。”老者轻轻的叹了口气,道。
“陛下乃是一代仁君,我等进入燕京之后,陛下对我等极好,各种供给,也不限制自由,加上燕京城又比开京繁华十倍,又没有国事骚扰。我感觉现在的日子比以前过得还要好,时常有高丽子民来看望孤,孤都告诉他们,让他们遵守大宋的律法,只要做良民百姓,一切都会比以前更好。”青年笑道。
“殿下,您是曾经的高丽之主,大宋灭我高丽,您怎可这样为他们说话?”老者叹息道。
“高丽与大宋本就是一家!从古至今,我们都是大宋的属国、臣国,我们常常要向大宋上贡,现在我不过是来到了燕京城,将高丽国事交给陛下一起管理而已,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的。”青年淡淡道。
老者苦笑不已,当下也不再多说,而是继续听周围之人说话,对于大宋百姓可以自由讨论政治,老者心中不以为然,儒家常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认为民众知道的越多越不利于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