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军医(2 / 2)

左厚德前去族里,告知老叔公一声消息。

“军营虽然艰苦,但是日后的前途也是无量,郎君且去,族里家里不用担心。”

老叔公说着,又同左厚德说了些军中的事情,这些还要左厚德自个注意。

左厚德将族里的事物弄清楚,又赶往了药铺,入军营的事情,还须跟老师说说。

七月二十日,日出,上佳。

母亲同左厚德收拾好了衣物,又拿了些家里做的肉干,带上平时行医用的工具。左继祖从铁器铺里给左厚德打造好了,一柄利剑,只让他留在身边,用作护身。

左厚德没好意思告诉他,这剑轻了。

妻子倒是没给什么物品,只是眼里说不清的牵挂。

征兵司衙门,

二三十个男子皆是宽袍大袖背一个药箱,左厚德在其中,显得格外年轻,其余大多是三四十岁的男子。这些人左厚德除了个别,大多是认识的,毕竟一个行业的,也是熟人。

没错这一批人,就是日后军营里的军医了。

这批军医里没有年纪太大的,那样经不起军营里的奔波劳累。

一行人到齐了,两队披甲的精锐士卒,护送着这些军医前往军营。

军营地址并不想人们想象的放在城内或是野外。

古时建城,分为内城,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廓”。城廓之制是古代城市建设的主要形制。

其实各朝各代对内城,外城的用处也大致相同,外城主要修筑防御工事,加厚城墙,用作保护整个城池。像古时所谓的护城河,就是在外城墙之外。

当然幽州城你是看不到护城河了,早就结冰了。

军队也大多是驻扎在外城,像古代某某军队占领城池或者是献城,就说的外城。当然外城都没了,内城自然也就守不住了。

而现如今,左厚德要去的南大营就是外城的一处军营。

因为左厚德没太关注征兵,所以看到旁边一个很是面善的老哥。这是杏仁堂的张大夫,叫做张世乾。左厚德曾经和他一同饮过茶。

“张老哥,这次征兵不是二十万吗?我们这二三十个大夫哪里够用啊。”

“原来是左老弟,虽是征兵二十万王爷治下燕云一十六州,幽州可能也就不到五万人,这五万人在分到四个大营,每个大营也就万余人,加上军营里本身就有军医,我们不过是打个下手罢了。”

很快就到了南大营,左厚德放眼看去,整个军营规划的是井井有条,布局是条理分明。营房和庭廊也是错落有致。操练将士的场地也是划归得整整齐齐,先来不同部曲都各有营地。

这里还要说说军营的不同,这军营又分为行军军营和驻军军营,前者是行兵打仗时临时修建的营地。军营驻扎,一般是由前面的斥候或者塘报骑兵确定安全后,才会驻扎。

军营驻扎的地理位置,也有严格要求。一般要看两军交战的距离、粮食运送是否方便,后面队伍是否方便支援。

一般来说,军营的将士,只是一部分兵,还会有一小部分兵在后面驻扎,随时等待骑兵通知,是否需要支援。

其次就是搭帐篷和围墙。军营决定驻扎之后,就是搭帐篷和修造围墙和防范措施,这两个一般没有先后顺序,是同时进行的。搭帐篷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要现场收集木头。

行军的时候,会有专门负责运送绳子和搭帐篷需要的木头的队伍。大概五个人运送一个帐篷需要的材料,到了军营中,也是几个人搭自己的帐篷,由于原料不用现找,而且分工明确,搭帐篷是非常快速的。

而后者就是像南大营这种修好了营房建筑,只待驻军的营地。一般修筑在外城,除了训练士卒,城墙上的守城的将士也是居住在这样的驻军军营里。

这样的军营实际上不像行军打仗中的军营那样风餐露宿。驻军军营各自有修筑的营房,条件还是不错的。

当然,其实即使在作战、行军状态下。大部分部队还是希望住在固定的营房之中,最起码要住在民房之中。也就是需要“号房子”。由前军斥候提前一步,在前方的市集处预留好大军宿营所需的房屋。这也是古代军队扰民最大的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