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裴琰之用生命来守护的并不止是曾侯乙编钟,更是华夏几千年来的各种传承,京剧,国乐,还有哪些濒临失传的绝技,裴琰之都将会把它们一一的守护,传承下去,为我华夏传统艺术铸造另一个辉煌。
裴琰之双手拿着透明水晶,对着镜头,眼含热泪的说道,“千古编钟,让世界聆听华夏,《国家宝藏》,我来了!”
台下的观众们看着裴琰之真情实感的宣言,也是高声的鼓噪了起来。
李国立微微一笑,说道,“让我们有请国宝守护人,裴琰之!”
整个舞台上的灯光开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现场编钟的钟鸣声清脆入耳,恢弘壮丽。
裴琰之从舞台正中间的大门缓缓的走了出来,一身白色的汉服让裴琰之显得更加的挺拔英俊,真是如同两千四百年前的士人一般,贵不可言。
裴琰之将代表着国宝守护人的水晶玉玺放入到了舞台中间的台子上,瞬间,如同激活了机关一样,整个舞台上如梦如幻,后面曾侯乙编钟的影像在不断的出现,让大家看的目不暇接。
裴琰之在大家的掌声中走到了舞台的正中间。
裴琰之微微一笑,伸出双手,向大家行了一个古礼,说道,“大家好,我是国宝守护人,裴琰之,我要守护的国宝是曾侯乙编钟!”
下面的观众们也是很有趣,刚才在大屏幕里已经看到裴琰之和宋金明馆长两人对着施礼的全过程,也都是站起身来,冲着裴琰之回了一礼。
这倒是让裴琰之有些惊讶,全场冲着自己回礼,这一幕,他还是真没有想到,看到这里,裴琰之的心中还是有几分感动的。
“我华夏乃礼仪之邦,我刚才行的这礼,正是我华夏最早之古礼,而就在我今天要守护的国宝曾侯乙编钟诞生的那个年代,正是我们国家被称之为‘礼崩乐坏’的年代,那个年代,大家不讲礼,不喜乐,只知道攻伐,而这套曾侯乙编钟的出现,告诉了我们,就算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有像曾侯乙这样热爱音乐的人!”
“在1978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打开曾侯乙墓室的第一块盖板之后,映入眼帘的并不是墓室,而是一大片浑水,就在这时,一只颜色红艳,造型优美的无头小木鸭噗通一声浮出了水面!”
大屏幕上出现了那只小木鸭的图片,这只小木鸭虽然在水中浸泡了两千四百年,但是依旧是红艳艳的,腹部有一副漆画,而且造型憨态可掬,如今这个小木鸭已经为它专门复制了一个鸭头,看上去非常的活泼。
“谁都不清楚,这只小木鸭竟然是后来整个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最大的秘密了!”
“考古工作者用一根墓室中的圆木棍将这种小木鸭给打捞了上来,但是并没有太在意,但是最后等到将所有的编钟全部出土之后,大家都被这套编钟的数量和完整程度震惊了。”
“而让大家为难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编钟这种乐器本来作为实用的乐器,逐渐变为国家盛典时的象征,而它的实际操作方法也逐渐失传。这带来的问题就是,这个堪称完美的珍贵文物,在现在即将面对无法出声的尴尬。”
裴琰之摊了摊双手,说道,“有人会认为,演奏编钟无非就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还有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这十二律。但是,如何奏出五音十二律呢?现在我们当然已经知道了,但是在当时刚出土的时候,根本无人知晓,所以,有人就发现了我之前提到的那个无头小木鸭身上的漆画!”
“漆木鸭除了引人注目的造型,它的腹部两边还绘有图案。经过清理,人们看清了上面绘的图案——一边是《击鼓图》,另一边是《撞钟图》。《击鼓图》所绘的场景中,两人敲击的鼓在曾侯乙墓有出土实物,是一种带底座的建鼓。”
“撞钟图上,乐师头戴面具,手拿木棒,从侧面敲击编钟。由此,考古专家想起打捞漆木鸭的木棒,以及发掘编钟时散落在地上的丁字形木锤。这时,人们恍然大悟,一幅《撞钟图》,让人拨开云雾看见天日。”
裴琰之大声的说道,“考古人员拿起墓室中的长棍,按照图示的样子再次敲击,沉睡了两千四百年的曾侯乙编钟终于发出了震惊世界的第一声!”
裴琰之那饱含深情,感染力极强的语言能力,将所有人都带到了那个墓室中,好像大家都眼睁睁的看着考古人员小心翼翼的用手中的木棒和丁字型的木槌,敲击在曾侯乙编钟上,顿时大家的耳中就传来了那如梦如幻的钟声。
裴琰之郑重其事的说道,“我是裴琰之,今天就让我来带领大家走入曾侯乙编钟的前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