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辉(裴琰之)将金鈚箭插在了自己的后脖领子里,扭过头来唱道,
“虽然分别一夜间,
本宫拜谢礼当先,
辞别公主跨——雕鞍,”
杨延辉(裴琰之)高呼一声,“马来!”
马夫走了上来,在杨延辉(裴琰之)的面前,一个弓步,将手中的马鞭递向了他。
杨延辉(裴琰之)一探手,并没有直接去抓那根马鞭,而是用自己的手掌在前方虚摸了两下,就好像自己的面前真的有一匹宝马一般,自己正在用手摸着马的后背。
这一个小细节,就让台下很多懂戏的观众们暗暗的点头,果然不愧是“伶界小王”,细节决定成败。
杨延辉(裴琰之)从马夫的手中接过马鞭,先抬左脚,这是踩马镫,然后右脚高抬,一个转身,这就是上马了。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全都是无实物的表演,但是让你感觉到,骑马就是这个样子的。
杨延辉(裴琰之)“拨转马头”,唱出了最后一句西皮摇板,
“泪汪汪哭出了雁门关。”
接下来就是第四折的过关。
四名辽兵引着大国舅和二国舅上台。
两位国舅都是丑角的打扮。
“领了太后金鈚箭,”
“刀出鞘来弓上弦,”
“番儿与爷关前站,”
“有人过关仔细盘。”
两位国舅带着四名辽兵站在下场门的附近,把守着雁门关的关隘。
上场门的方向,杨延辉(裴琰之)和马夫二人一前一后打马奔着关口而来。
杨延辉(裴琰之)来到台口的位置,一伸手,拉住了缰绳,口中唱道,
“适才离了皇宫院,
夫妻分别好惨然。
将身来在关前站,
把关的儿郎好威严。”
杨延辉(裴琰之)伸手一指,开口言道,“呔,开关!——”
“哪儿去?”
两位国舅同时问道。
杨延辉(裴琰之)非常镇定的说道,“奉了太后将令,另有公干。”
“可有太后令箭?”
“你们站定了!——”
杨延辉(裴琰之)将手中的马鞭递给了旁边的马夫,口中唱道,
“听说一声要令箭,
翻身下了马雕鞍。
用手取出了金鈚箭,
把关的儿郎仔细观。”
杨延辉(裴琰之)走到舞台的中间,两位国舅在他两旁站好,他将令箭亮出,左右一翻,让他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两位国舅对视了一眼,点头认同的“哦”了一声。
杨延辉(裴琰之)这才将令箭重新插在了后脖领子里。
两位国舅对视了一眼,开口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