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价谢礼(2 / 2)

盛唐风流 狗尾巴狼 1844 字 8个月前

纵四横六,共二十四枚。

往手里头一掂量,显然是十两一锭,足足二百四十两银子。

这可是个天天天天文数字!

白宋都被吓傻了!

这里可是大唐,不是明清时期银子遍地的年代。

白宋自己估算过,这时候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约合现代五千块钱左右。

二百四十两银子那就是上百万块钱收入,换做铜钱,填满整个院子都不够。

白宋想过薛老板出手不凡,却没想过这位薛老板出手如此之不凡!

对桑桑这样的普通人家而言,连做梦都没想过有一天能得到这么多银子。

桑桑看了,激动地眼眶都湿了,好似脑海中一下就浮现出了无数美好生活的画面。

但转念一想,这些银子对普通人家属于天文数字,但对于大户却不算什么。

想想一个小岁评,三天时间就花出去了几千两银子,这点儿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在古代,贫富差距比千年之后还要严重。

“白大哥,这银子会不会太多了……”桑桑有些担心,小声问了一句。

白柔倒是不以为意,认真说:“你没听哥哥说吗,当今皇上在找不死药,哥哥制作的药材是不死药的药引子。现在那人去进献宝贝了,皇上一高兴,给那人的好处何止千倍万倍?这点儿银子可不算多。”

白宋本不是个瞻前顾后的人,可天降横财来得过于突然。

看着锦盒,白宋有些惴惴。

“哥,赶紧把银子收起来,可别叫人瞧见了。”白柔上去就把锦盒收起。

白宋也不阻拦,就让妹妹收着,反正这妹妹做事向来小心。

只是在妹妹收走锦盒之前,白宋从里面拿出来一锭。

白宋把玩着银子,忽然想到一件事。

明清以前,银子还不知民间流通的货币,银子的用处主要作为军饷。

但凡整锭银两,底座上都会印有各地军饷的专用符号。

若在民间流通军饷,那便是掉脑袋的大罪。

为求保险,白宋看了看银子底座。

银子底座没有任何记号,这叫白宋稍稍放心。

但这心还未放进心里,白宋又有了发现。

这银子底座虽不见军饷记号,却有着很明显烙痕!

白宋心里咯噔一下!

这烙痕代表什么?

不就是被人为抹去军饷记号而留下的痕迹吗?

这些银子,究其根源还是官银!

白宋感觉事情不对,赶忙出去叫来了婶子。

婶子多活十几年,自然比两个小姑娘更靠谱,连问这银子有没有问题。

婶子看了银子,解释说:“这银子必是有问题的, 但听说那些大户人家流通的银子也都是这般。这些银子都是官银流失出来的,一部分被大户人家收在家中藏着,一部分被剪成碎银子流通在外。等大户人家急需用钱之际,又会取出一些这样的银子剪开。

只要银子被剪成了碎银子,也就追不出来处,官府自然是没法管制的。而大户人家私底下也会用这样的整银交易,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白宋听出个大概,又问万一被人查了,会不会出事。

这事儿就让婶子有些为难了,她也不能确定,只说是应该不会有人来查。

如此模棱两可的答案让白宋更为不安。

白宋想了许久,觉得那薛河有些古怪,赶忙告别了婶子。

一人跑到了县里的药铺,找到药铺的掌柜打听薛河的来历。

这一问才知道,薛河的确是有名的药商,但在前一晚却未曾去他的药铺买药。

很明显,薛河撒了谎。

白宋头也不回,急忙赶回家中,把一盒银子揣在怀里,直接奔县衙去了。

薛河姓薛,又是做药材生意。

薛神医也姓薛。

如果这两个薛姓有关联,那薛河就有充足的理由来阴自己一把。

一念至此,白宋后背阵阵发寒。

到了县衙门口,竟见那送礼的小子从县衙出来,后面还跟着几个衙役。

这小子果然是放饵的。

送礼的小厮和白宋撞在了一起,那人先就一愣。

白宋却是冷冷一笑,好在是自己主动来的县衙,不然解释不清了。

那小厮回过神来,指着白宋就喊:“就是他!就是他!此人家中有来历不明的银子!速速将此人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