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混,河南开封人,东汉名儒大司农郑众的曾孙、尚书郑泰的弟弟。</p>
其人在历史上,未来成为了曹魏的大臣,历任多地太守,后官至将作大臣。</p>
在正常的世界线上,郑混应该是跟着他的哥哥一起随董卓西迁,然后因与其兄郑泰、何颙和荀攸谋刺董卓事泄之后,逃亡避居寿春,一同受到了袁术的礼遇。</p>
不过与其兄最终出仕袁术,亡于扬州刺史之任不同,郑混看出了袁术必败的结局,不与其为伍,而是带着家人一同去投靠了好友——豫章太守华歆,最终兜兜转转的入了曹操的丞相幕府。</p>
而现在嘛,就像王郎等人阴差阳错的被留在了洛阳一样,尚未混得什么官位的郑混根本就没入董卓法眼,等他回过神来后,只能往着董卓大军的扬尘兴叹。</p>
而同样的,由于本人地位不高,郑家在卧虎藏龙的京师中根本入不了这些世家高门的核心圈子。</p>
故而,对于这场短短一日间便风云突变的苏袁之争,郑混根本就是还没得到什么信儿,一切便已尘埃落定。</p>
当回过神来后,郑混就只能惊愕的看着城中被砍的是一片血雨腥风,然后自己就成为了胁从叛乱的党羽,被冠军侯一网打尽.</p>
而如他这般的,仓促间被卷入的也不在少数。</p>
对于苏曜来说,这自然是一个清洗京师残余势力,同时收缴军费粮秣的大好机会。</p>
然而对这些人来说,这却是一场结结实实的灾难,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p>
如今,签字画押已了,每个人都是重罪在身,他们的行为不但给自己带来了灾厄,也给家族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p>
郑混自然不甘心于此。</p>
于是乎,在听到苏曜给了他们一个上战场来洗涮自己罪名的机会时,他毫不犹豫的接受了。</p>
这简直让一众世家子们惊呆了。</p>
不少人都大张着嘴,好似看死人一样看着郑混。</p>
要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啊!</p>
这自古以来,当兵,尤其是那一线的大头兵,从来都是吃苦受累,战死风险极高,君子所不为的选择。</p>
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是也。</p>
世家子从军,那可以说起步不是郡县内领兵的从吏,就是军中高级别的武官,哪有从大头兵干起的?</p>
那都是无赖、流氓、盗匪和流民之流不得不为之的选择。</p>
于是乎,当苏曜给出这个选择的时候,范彬等人才会如此无语,颇有一种你是不是想让我去送死的感觉。</p>
也因此,他们才会如此惊讶于郑混的决定,没想到这个经学世家的传人竟然如此大胆和决绝,孤注一掷。</p>
不过嘛,这些人自然不知,与郑混方才大义凛然,说得好似是要慷慨就义一般的豪言不同,他郑混弃笔从戎乃是深思熟虑的决定。</p>
在这仿佛必死的选择下,他却看到了一线生机。</p>
这个冠军侯,实在是太能打了。</p>
他出道以来还没有传来过一次可考证的败绩,完全是百战百胜啊!</p>
匈奴人挡不住他,黄巾贼也拦不了他。</p>
为祸数年,拥兵十数万大军的张纯张举在他面前仿佛是纸糊的一般,被摧枯拉朽的击溃。</p>
甚至,这个人带着那一点点的兵力出塞辽东,几个月下来就又把周围都打了一圈,直杀得是四夷宾服不说,立国两百年的高句丽都被他给搞没了。</p>
如果说一次两次的大胜,朝中公卿们姑且还能以对手太弱,或者运气了得来推说。</p>
但是,当苏曜一次又一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后,所有的质疑都变得不合时宜。</p>
冠军侯苏曜,也就此成为了今年来朝野上下讨论度最广的人物,甚至连十常侍覆灭,董卓乱京师都不能压制其热度。</p>
甚至,连那董卓麾下如日中天的西凉铁骑,也在他的铁蹄下溃不成军。</p>
这冠军侯竟然是以如此闪电般的攻势就驱逐了董卓,还在一夜之间下了洛阳城。</p>
郑混无法理解,但他觉得这确实是强的没边了。</p>
郑混有预感,跟随这样的领袖,即便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但只要能够立下战功,洗刷罪名,甚至为家族带来荣耀,那都是值得的。</p>
更何况,郑混心中还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p>
他身为郑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对兵法战策也有所涉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