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p>
朱元璋下午才来到谨身殿。</p>
这段时间他都是如此,只在谨身殿待上一两个时辰,有时候甚至不会来。</p>
将国事交付于胡惟庸后,除了一些军国大事之外,其余的都由其负责,如今满朝文武,私下里的一些议论声已经越来越多。</p>
而胡惟庸一系,也开始在朝堂专横起来。</p>
在此期间,有很多人都给自己上疏,包括暗地里的劝诫。</p>
只是。</p>
朱元璋放下了这些奏疏,再将旁边,太子朱标亲自带来的奏疏,看也不看,全都推进旁边……</p>
“父皇!”</p>
朱标见此,无奈之余只觉得荒诞,父皇还要做到什么时候,不过是过了个年,好像变了个人一样。</p>
难道历史上那些帝王到了晚年,就沉迷享受的事情,父皇这么快就赶上了吗?</p>
当然,作为太子他知道这里面有些隐情,但是就算是故意如此,也不可能到这个地步……</p>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他只能继续翻看奏疏。</p>
父皇可以懈怠,但自己不能。</p>
而这几年来的处理政务,他已经做到很多时候,可以独立的完成一些小的事情。</p>
只是就在他沉浸进去没多久。</p>
“陛下,三司有关印版案的结果,已经送过来了。”</p>
王和匆匆来到门外,小声的说了事情后。</p>
朱元璋这才打起精神,看了看也抬起头好奇不已的朱标。</p>
“送进来。”</p>
等到王和放下奏疏,朱元璋看向那堆积起来的卷宗文海时,也不由得诧异道:“看来收获不小啊。”</p>
一边说着。</p>
他先是略过那些卷宗,打开大理寺赵庭审案的结果。</p>
而他也没让朱标闲着,也示意他去看。</p>
父子两个,几乎是同时打开奏疏。</p>
然而没看一会儿,朱标的表情就变得极其严肃起来,最后更是索性摔下奏疏,怒道:“不可能!”</p>
“京城的这些传言,怎么会到这个地步?涉及一国国公,也敢如此肆无忌惮?这印版案若真是魏国公在背后指使,他还回来做什么?”</p>
朱标怒气冲冲。</p>
然而朱元璋却是淡定的看着,朱标看得应该是今日京城的传言的,至于自己……</p>
“没什么不可能的,三司已经查清,此次在西市上出现的假钞,就在这些国公子嗣之内,看样子,也指明徐家那几个小子了。”</p>
“啊?”</p>
朱标闻言,连忙又打开其它卷宗,这上面都是一些关于当日前往庭院之内的富户审问记录,事无巨细,也怪不得此次送来的卷宗有这么多。</p>
而能审问的,基本上连祖宗十八代都查清楚了。</p>
没有审问的,也就那么几个。</p>
他又打开御史大夫陈宁的奏疏,只见上面明晃晃的写着几个字。</p>
“此案涉及国公,得陛下亲准,方可入府去查!”</p>
此刻。</p>
朱元璋不知何时,已经站起身,来到朱标身后。</p>
看到这些字眼,当即一笑,露出深思状。</p>
“父皇!”</p>
朱标只觉得可笑,“难道您还真要下命令不成?”</p>
“为什么不呢?”</p>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儿子,表情没有丝毫变化。</p>
但朱标却从父皇的眼眸里,看到了认真。</p>
他觉得越发荒诞!</p>
“父皇,前不久你才让魏国公进宫,还有说有笑,您还知道,魏国公在北平坐镇,就是我大明的万里长城!”</p>
“就算你想让四弟,前去北平就藩,掌握兵权,也没到这个时候啊!”</p>
“您不是知道吗?要是你现在趁着魏国公回京这个期间,在京城中流传如此多传言,突兀去查其府邸,先不说外面的百姓怎么想,就说这大明军卒该怎么想?”</p>
朱标苦口婆心的劝道:“我大明不该做卸磨杀驴的事情啊。”</p>
谁知。</p>
此话一出。</p>
立刻之间,朱元璋勃然大怒。</p>
愤怒的声音似乎连外面值守的守卫,都听得清楚。</p>
“放肆!咱还轮不到你来教咱!”</p>
“这印版案关乎国祚命脉,谁要想在这上面动手脚,定有不轨之心!”</p>
“现在三司连证据都摆在明面上了,你难道还让咱放任他们继续下去吗?”</p>
“不把这些蛀虫揪出来,咱大明就安分不了!”</p>
说着。</p>
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p>
“告诉三司,让他们不要顾忌,放心的查。”</p>
“咱早就有心理准备了,既然这印版案的背后,连咱派去江西的参政都陷入进去了,咱太清楚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斤两!”</p>
“咱让他们查,别说什么勋贵了,就算是什么亲王,六部之首,群臣之首,一经查出,立刻捉拿归案!”</p>
“是”</p>
门外,带着惊颤的声音远去。</p>
显然已经成了命令,很快散去各方。</p>
而此后,谨身殿内又是一番争吵,甚至连太子殿下本人,都因为惊怒朱元璋,而被驱赶!</p>
一时间,宫城之内,人人噤若寒蝉。</p>
……</p>
“看来陛下是真的怒了,连太子殿下都被惊怒了!”</p>
一个时辰后。</p>
中书省内。</p>
三司主官,在得到圣意的第一时间,就前来寻找胡惟庸。</p>
此刻。</p>
三人表情各异,但都是压抑着心底的喜色。</p>
因为他们有预感,此次,他们将要接受一桩真正惊动国朝的大案。</p>
“不错,听宫里的消息,此次太子倒是据理力争,但真凭实据面前,陛下还是秉公办事。”</p>
胡惟庸说着,眼睛已经抬起,径直看向几人。</p>
“既然如此,这段时间已经等了这么久了,该找到的线索也找的差不多了,印版案,也该结束了。”</p>
“诸位只凭证据做事,纵然是得罪了一些人,也自有本相担着!”</p>
三人来此,就是因为此事。</p>
此刻见胡惟庸已经开口,当即惊喜不已。</p>
大理寺少卿赵庭和刑部尚书,近乎已经准备行动。</p>
“另外……”</p>
突然,胡惟庸打断。</p>
“该查的虽然要查,但也要注意方式,就算是搜罗府邸,也要让他们小心些,莫要冲撞了真正的贵人。”</p>
这大明能被丞相,称作为“真正贵人”的就那么几个。</p>
此刻几人听到,均是点头。</p>
“还有……趁着机会,也将那碍眼的苏家父子一并处置了吧?上次说没有确凿证据,免死宝钞救了其父一命。”</p>
“但此次,只要涉及到大案要案,查清楚那些人借着印版,在北平又在做什么,和谁在做交易?是通敌卖国,还是和北元走私?心怀不轨?”</p>
此刻。</p>
胡惟庸每说一句,三人几乎都能感觉到,那汹涌而来的恶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