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各大豪门望族商量的结果,就是争先恐后涌向宋隐府邸。</p>
每个人都希望可以从宋隐这里探听到考核的有关事宜。</p>
不过,他们更想知道考核有没有走后门的可能性。</p>
了解清楚后,才能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支持的皇子藩王通过考核。</p>
这件事情,对百姓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达官贵族和皇子藩王却心急如焚。</p>
他们都想知道考核内容。</p>
唯有提前把握先机,才有过关的把握。</p>
……</p>
燕王府。</p>
相较于许多皇子藩王府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燕王府显得相当冷清。</p>
燕王府后院,燕王朱棣替僧人姚广孝布置了一间禅房。</p>
朱棣去了封地凤阳后,结交了一个奇能异士姚广孝。</p>
姚广孝知识渊博,很看好朱棣的潜力,于是暗中留在朱棣身边辅佐他。</p>
禅房内,朱棣将朱元璋的决定及外面各种消息说给姚广孝听。</p>
尤其是藩王制度改革后,藩王有望成就更广阔的天地。</p>
姚广孝闻言,激动得站了起来,“殿下,此话当真?”</p>
“皇上真的给藩王放权吗?”</p>
姚广孝眼睛一亮,兴奋地不停询问。</p>
朱棣点头,“确认无误,毕竟是父皇在朝堂上亲自颁布的新政,君无戏言。”</p>
“现在各皇子藩王和豪门望族都四处活动,打探考核内容。”</p>
朱棣对姚广孝非常信任,这些年来都亏了他替自己出谋划策。</p>
两人既像藩王与门客,又像朋友。</p>
而朱棣对宋隐更多的则是敬佩,早早就拜了宋隐为师。</p>
“想不到皇上如此英明。”</p>
姚广孝快速敛起眸底的惊喜,多了一抹对朱元璋的敬佩。</p>
打从刘伯温身故,他就盯牢朝廷的一举一动。</p>
朱元璋无比强势,他知道如果大明皇帝还是朱元璋,就绝对没能推翻皇权的机会。</p>
只是他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做出这么骇人听闻的决定。</p>
“这份胸襟,古往今来,无人能比。”</p>
“殿下可知,藩王制度是谁想出来的?”</p>
姚广孝更好奇是谁的主意。</p>
毕竟这个制度,见解太过独到,姚广孝甚至觉得这个朝代不应该有人能想得出来这种高招才对。</p>
闻言,朱棣唇角微微上扬,发自内心地钦佩,“此事是本王的宋师向父皇提议的,唯有宋师才做得出来如此惊人之举。”</p>
见朱棣脸上满是崇拜之色,姚广孝不禁好奇宋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p>
事实上,他不是今日才听到宋隐的名字。</p>
在这之前,他就多次从朱棣嘴里听到宋隐的各种惊人事迹。</p>
这些年,他也将大明的发展看在眼里,也听说了许多功绩都来自宋隐。</p>
只是令他觉得惊讶的是,怎么之前没听说过有这般高人。</p>
这个宋隐,就好像是横空出世一般。</p>
姚广孝虽然深居简出,却时刻留意着大明的奇人异士。</p>
可是却没有听闻过宋隐这号人物。</p>
尤其是短短几年时间,宋隐就从一个小小县令做到正一品。</p>
至于那些惊人的功绩更是令人瞠目结舌。</p>
“此人绝非池中物,跟此人相比,贫僧显得有些孤陋寡闻了。”</p>
姚广孝深深地叹了口气。</p>
见状,朱棣连忙安慰。</p>
“大师和宋师各有所长,何况宋师不喜欢争权夺利,所以藩王考核一事,大师觉得如何是好?”</p>
姚广孝听到此事时,心里就已经有了主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