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想要服输的儒生,知道朝廷搞的教育改革,几乎已经断了儒家传承。</p>
现在他们走到哪里都受到百姓排挤。</p>
唯有通过科举考取功名,通过官场权力振兴儒家。</p>
可是突然间,朝廷又来了这么一个科举改革。</p>
明摆着这是想让儒家渐淡出人们视线,退出历史舞台。</p>
大儒知道朝廷想通过这个手段彻底消灭儒家。</p>
因为之前虽然重创了儒家,却无法将传承千年的儒家彻底铲除。</p>
所以就卑鄙地通过科举改革,限制儒家占分比例,逼得儒家渐渐消失。</p>
如此一来,或许十年、二十年后,就几乎没有人知道,还有儒家这个学派了。</p>
今后想要参加科考的学子,就要学习其他学派知识,才有考取功名机会。</p>
可是让儒生去学习其他学派知道,简直就是对他们的侮辱。</p>
杀人于无形,也不过如此!</p>
科考制度改革,瞬间让许多儒生陷入生无可恋的状态。</p>
教育改革,洪武日报,科考制度改革,朝廷这一环扣一环的计划,将儒家逼向绝境。</p>
名家大儒怨天尤人,满肚子牢骚却无处可以发泄。</p>
他们现在无比纠结,左右为难。</p>
要么自取灭亡,要么放下他们自以为傲的儒学。</p>
生死抉择如此真实地摆在他们面前。</p>
又一个月过去了,大明彻底走向正轨,安定下来。</p>
所有人都察觉到报纸的力量。</p>
把控舆论走向,可以让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瞬间化身为利刃,所向披靡,无往不利。</p>
报纸更让朝廷和百姓凝结在一起。</p>
历朝历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做到这个地步。</p>
仅凭这点,大明就胜过任何朝代。</p>
……</p>
金銮殿。</p>
洪武二十年已渐入冬季,原本新年开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想不到会发生这么多事情,一年时间几乎都浪费掉了。</p>
不过现在终于拨乱反正走入正轨,朱元璋龙颜大悦。</p>
特别是小小一张报纸,效果显著。</p>
可以将百姓当成利刃,替朝廷出力,这点令朱元璋非常愉悦。</p>
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这可是历代皇帝想做都做不到的事情。</p>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胡雄走了进来。</p>
胡雄带来了各种州府这段时间的消息。</p>
“皇上,大明内多数学子都加入公立学校,那些冥顽不灵的儒生都成了过街老鼠。”</p>
胡雄的汇报让朱元璋心情更好。</p>
朱元璋知道,这些都是宋隐的功劳。</p>
想到宋隐,朱元璋顿时沉思起来。</p>
当初很多文武百官都反对朝廷制裁儒家,就连已经退居幕后的李善长也冒了出来。</p>
甚至连朱元璋最宠爱的太子朱标也反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