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出现任何风吹草动,朱元璋都会当成大事来考虑。</p>
齐泰和黄子澄等太子党的出现,同样也让朱元璋陷入深思。</p>
思忖过后,朱元璋当即询问,“胡雄,齐泰等人,有什么异常吗?”</p>
胡雄连忙禀报,“皇上,齐泰等人经常聚集在一起,他们这些人在各部门任职,而且职位都不低。”</p>
“他们私底下以太子党自称。”</p>
从胡雄嘴里听到太子党这个称呼,朱元璋当场愣住了。</p>
他根本想不到,自己一直忧心如焚,一直觉得太过老实的朱标,竟然也有了自己的党羽。</p>
“哈哈,不错,想不到标儿已经开始培植自己的心腹了,不错。”</p>
“那么这些人能力怎么样?他们都擅长些什么?”</p>
朱元璋对太子党大感兴趣。</p>
朱标有拥护者,这是朱元璋乐于看到的高兴事。</p>
身为一国之君,朱标必须有拿捏人心的本事。</p>
朱元璋甚至希望朱标能像宋隐那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p>
现在听说朱标也有自己的派系了,这对于朱元璋来说,不亚于一大惊喜。</p>
由此可见,朱标也没有那么古板和迂腐。</p>
要知道朱标从小就学习儒家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不小。</p>
如果不是这些年来跟在宋隐身边学习,至今都不会觉得儒家有什么错。</p>
看到朱元璋高兴,胡雄进一步解释,“皇上,齐泰和黄子澄等人都是儒生,而且他们还推荐儒学大家方孝孺当皇长孙的教习先生。”</p>
“太子殿下听说了方孝孺的才华后,也同意了。”</p>
只是胡雄说完,朱元璋已经眉头紧蹙。</p>
怎么又是儒生?</p>
这些儒生还真是阴魂不散。</p>
当年没有彻底铲除,难不成有一日,还会卷土重来吗?</p>
这时,朱元璋这才理解当初宋隐说过的话。</p>
儒家思想传承千年,是不可能一棍子打死的,还需要长期治理。</p>
“有意思,竟然冒头的还是一群儒生。”</p>
“不过这些人也不全然一无是处,看他们行为,也没有损害朝廷利益,那就先留着吧!”</p>
“不过锦衣卫要对他们做好监视,一旦发现他们有问题,立即处理。”</p>
既然是拥护朱标的派系,那就先留着。</p>
朱元璋留着他们,是想通过他们平衡朝堂,制约宋隐一派势力。</p>
再有才华的朝臣都需要制衡,朝堂上永远都不能让一个派系一支独大。</p>
这就是帝王心术!</p>
不过这些儒生心里打着什么算盘,朱元璋大致已经猜测到。</p>
之所以留着他们,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并非看重他们。</p>
“还有,藩王那边也加强监视。”</p>
朱元璋同时吩咐。</p>
对于藩王带了超出朝廷规定护卫人数一事,朱元璋心里始终耿耿于怀。</p>
如果当时朱元璋在场,他更倾向于惩戒藩王,而不是像宋隐那样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p>
不过朱元璋现在不打算再追究此事,如果再有下一次,他一定不会轻饶。</p>
“臣遵旨。”</p>
胡雄正准备离开时,正好朱标进来,同行的还有宋隐及工部尚书王雄。</p>
看到朱标,朱元璋示意胡雄离开,不用逗留。</p>
他安排的事情,并不想让朱标知道太多。</p>
随后朱元璋看着宋隐和王雄,“现在由太子监国,你们怎么来了。”</p>
“难不成有什么事情是太子也裁决不了的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