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见贺晓聊到姚广孝时有些惧意,当即摆了摆手:“那就不用理会,说到底,海商会和银行都是皇上产业。”</p>
“我们不过是给皇上打工,然后赚些外快而已。”</p>
“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是让人家破人亡,有些事情不必管,也不必太较真。”</p>
“多谢宋大人教诲!”</p>
贺晓感激地点头,只是随即苦笑,“宋大人,那和尚手段,即便是小人去管也不敢管。”</p>
“那和尚确实有点残酷无情。”</p>
宋隐神色坦然。</p>
贺晓顿时神色怪异,“宋大人认识那和尚吗?”</p>
宋隐瞥了一眼贺晓,“你早年在北平府时,没见过他吗?”</p>
贺晓愣住了。</p>
宋隐摇了摇头,“行了,不必知道那么多,总之那和尚不会故意害你们,更不会影响你们地位。”</p>
“多谢宋大人提醒!”</p>
贺晓真心感激。</p>
宋隐轻轻颔首,“你贺家在多地经商,可知安南国一带有一种像玉石一样的石头?”</p>
“安南国?”</p>
贺晓皱着眉头思忖起来。</p>
片刻,贺晓才尝试询问,“不知宋大人说的可是翠生玉?”</p>
“翠生玉?”</p>
宋隐有些纳闷。</p>
贺晓连忙解释,“宋大人,云南马帮曾经运回过一种石头,把石头切开后会看到非常漂亮的玉石。”</p>
“这些玉石没有别的玉石那么柔和,色彩和图案却极其丰富。”</p>
“达官贵人都非常喜爱这种翠生玉。”</p>
宋隐心头一喜,“正是翠生玉。”</p>
贺晓期待地看着宋隐,“宋大人,是不是要到安南寻找翠生玉?”</p>
宋隐点头,“安南或许有大量翠生玉,但现在还不是寻找的时机。”</p>
贺晓面露疑惑,“宋大人的意思是?”</p>
宋隐吩咐,“你现在招揽会勘探寻找玉石的匠人,到时我有重用。”</p>
贺晓欢喜,“是,宋大人。”</p>
“记住这事千万不能泄露分毫,否则我不找你麻烦,锦衣卫都不会放过你。”</p>
贺晓心惊,严肃点头。</p>
“宋大人放心,小的绝对不会泄漏一个字。”</p>
“很好!”</p>
宋隐淡淡点头。</p>
“近日,你会听到一些传言,不必理会,安心做事即可。”</p>
“是,宋大人!”</p>
贺晓又跟宋隐聊了一会,才离开。</p>
这日,夜色渐深。</p>
秦淮河边上的酒楼。</p>
朱高燧和几人站在窗边,看着刚下船的几名御史,眸中闪过冷意。</p>
“自从下南洋船队回来,这几名贼官就联合各地士绅上奏,说海上通商百害无一利。”</p>
“正义凛然,仿佛是为国为民的廉洁好官。”</p>
“私底下却是花船上的常客,简直厚颜无耻。”</p>
朱高燧话音刚落,一名身形消瘦的年轻人当即拱手。</p>
“殿下说得没错,这些御史道貌岸然,仿佛他们才是忠于大明清官,实则厚颜无耻,贪图享受,徇私舞弊。”</p>
朱高燧眯着眼冷冷地看着走路都摇晃的那些御史,“纪纲你最善骑射,打小习武,揍得过这几人吗?”</p>
“揍这些官员?”</p>
纪纲愣住,一旁的同伴同样面露忧色。</p>
“殿下,这几人都是督察院御史,朝廷官员,如果当街被揍……”</p>
那人话还没说完,被纪纲瞪了回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