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经验之谈</p>
惟精山贫瘠不足以供党项二十余万大军点集补给,所以兵马分三路而出。</p>
李秉常分一路兵马令妹勒都逋攻天都山,另一路兵马由嵬名阿埋所率。</p>
嵬名阿埋沿着环灵大道进兵,在浦洛河歇息数日,以往李继迁多次围灵州时,多次在此伏击宋军往灵州输送的粮草。</p>
昔日真宗时,曾打算在此建博乐城,连接环州,清远军,灵州的通道。</p>
但因耗费太多而作罢。</p>
真宗时灵州丢失,现在宋军要费十倍的气力夺回此地。</p>
现在环庆路,西安州都接到党项大军的警讯,不知意图所在。</p>
李秉常最后率大军则从惟精山出发,这里是党项经营已久的熟地,他认为宋军不会察知他的动向,岂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宋军监视之下。</p>
对于宋军进筑的萧关,李秉常心底犹如一根刺,但其实并不真正在意,平夏城才是他心头的刺。</p>
只要宋军继续在平夏城筑城,那么他们就可以多次尝试在萧关筑城,从而抵近灵州。</p>
所以萧关只是虚晃一枪,他只要破了平夏城,那么平夏城以北宋军修筑的所有城寨,都将不攻自破。</p>
所以李秉常分出一路兵马包围了萧关。</p>
自己亲率大军南下。</p>
梁乙逋也是随军南下。</p>
他非常自负,也确有才干。之前宋军若迟一个月攻下凉州,他有把握让宋军在凉州城下大败而归。</p>
可惜宋军兵马钱粮兵马太厚,导致他功亏一篑。</p>
否则他真有把握力挽狂澜。</p>
梁乙逋控马走在军中,这条路他走得实在太多了太多了。</p>
当年他追随泾原道梁乙埋多次走过这条通道,与党项大军人人背着袋子来抢不同。</p>
他梁乙逋则看得很多,他看得是门道。</p>
他虽被剥夺了兵权,但还有自由。他沿着葫芦川一路南行一路观察河谷的耕田。</p>
以往这些番人都是刀耕火种,谷子往河边一撒,等次年了就扛着袋子去收粮食。</p>
就是这样一年一收。</p>
他算过这样一斤种子下去,能有五斤收成就是丰年了。所以这里的番人常常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每次党项点集南下,这些番人都是自愿跟随去抢。</p>
不过这一次他到了河边就发现完全不同了,这里的番人竟然开始懂得耕种了。</p>
这里的庄稼开始种在了垄上,垄高沟低,而且垄与垄间隔一段距离。</p>
这一幕在宋朝内部或许是司空见惯之事,但在梁乙逋看来则是不得了,这就是宋人的垄作法。</p>
如此耕种到了第二年,便可将垄铲平成沟,沟变成了垄,如此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p>
但是这种办法,为什么之前番人不用?因为垄作法需要犁田,要犁田需要耕牛,最重要的是需要犁。</p>
梁乙逋仔细察看土地,确认这些田土都是用犁翻过的。</p>
只有铁制的犁才能深耕,挖土成沟,推土成垄。</p>
那些番人冶铁水平都很粗糙。只有汉人才可以提供犁。</p>
他让士卒去附近村落检查,果真发现了犁和耕牛。他还检查了耕牛上的挽具,要知道这些挽具若是挽得不好,很容易勒死牛马。</p>
这些汉人将自己耕作的技术,教给了当地的番人。</p>
难怪这一次他们党项大军前来,附近的番人都跑的没影了,全部都到山上去了。</p>
连一个带路问询的都没有,让党项对附近宋军军情分布完全抓瞎。</p>
梁乙逋走了几个村落,人都跑得没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