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医爱好者很多,舌脉他们都是耳熟能详,但是要是直接给他说中医腹诊,他们可能会一愣,中医有腹诊吗?</p>
中医是有腹诊的,在《素问》、《灵枢》、《难经》三部经典着作有关篇章中,可以看到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它提出了腹诊机理、腹诊分位、切腹定病、辨别虚实寒热、预测预后、针刺疗法等内容,为中医腹诊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p>
直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得以成形,大量应用于临床实践中。</p>
最典型的就是柴胡四大证中的“胸胁苦满”。</p>
国内很多中医学子可能单纯只是觉得这是个形容,却忽视了,这个“胁满”是可以通过腹诊按出来的。</p>
张仲景尤其重视腹诊,探究腹证,使腹诊的证和治合为一体,形成诊疗体系。</p>
分为心下、胸胁、脐上、脐下、小腹等腹诊部位,将诊疗所得腹证而创立专名,如心下痞、心下满、心下悸、心下支结、少腹满、少腹肿痞、少腹急结、胸胁苦满、胁下硬满等。</p>
每一腹证,都有对应的方剂治疗。</p>
如《伤寒论》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p>
又如《伤寒论》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p>
再如痞证,用泻心诸剂;胸胁苦满,用柴胡诸剂;腹满痞坚,用承气类方。</p>
又根据腹证程度不同,兼证不一,又可具体到类方中的某一方剂。</p>
以痞证而言,心下痞硬,实者兼胃中不和,用生姜泻心汤;兼心烦、下利,用甘草泻心汤;兼吐利交作用半夏泻心汤;兼噫气不除,用旋覆代赭汤。</p>
这样证治相应,方证相合,简化了临床思维过程,节省了诊疗时间。</p>
证有客观标准,剂有对应之方,疗效有桴鼓之应。</p>
只可惜......李介宾不会......</p>
腹诊在国内唐宋之后是渐渐失传了的。</p>
宋·张杲在《医说》中云:“今豪足之家,居奥室之中,处帷幔之内,复以帛幪手臂,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殚切脉之巧。”</p>
可见,当时患者亦不愿脱衣露体,医者不便检查患者腹部。</p>
而日本自唐宋之后,却很好的继承并且发展了腹诊,直到后来相互交流,开始传回中国,只是到现在为止,这对于中国国内的中医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传播的还不算广。</p>
而李介宾在家里的时候,自然也是没有学过的。</p>
后来在接触到汉方腹诊后,结合自身深厚的经方功力,一下子就参透了里面很多理念,从之前的知识内容中,又获得了新的提升,简直就是又打开了一扇门一样。</p>
但可惜......中医是门实践的学科,就算李介宾看一眼就怀孕,但是没人手把手示范一遍,总归吃不透精髓。</p>
不要小看手把手这一点,但凡是实操类的技能,带一遍跟自己琢磨那是天差地别的效果。</p>
这个时候,李介宾想到了汤本月池。</p>
别误会,阿宾那不是图她美色,而是追求知识呀!</p>
汤本求真是近代日本经方古方派的一代宗师,其所着《皇汉医学》那更是堪称汉方之源。</p>
如果......</p>
“叮铃......”</p>
手机响了,那边一个有些饶舌的女声问候道:“李君,好久不见,不知道最近有空吗?”</p>
李介宾双眼一亮,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呀!</p>
有空!有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