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用药注意看体质(2 / 2)

孟超凡则是先在办公室看了一下检查报告,看着做的64排头颈联合CTA,皱起了眉头。</p>

“新发脑梗.......”</p>

“来的时候血压偏低,用的补阳还五汤,你看......但是患者说喝了之后晚上睡不着觉.......”</p>

李介宾看了看,原方,没毛病。</p>

随后又看了看病人,第一句话,“老人家,口干口苦吗?”</p>

“口不干,但是苦,躺在这里,我这胃里就泛酸......”</p>

李介宾一边听一边给老太太腹诊,腹壁紧张度不高,整体比较柔然,那么这就不是个实证。</p>

按着心下,也就是胃的部位很舒服,这是个胃痞,虚证,也就是半夏泻心汤证。</p>

“烧心吗?”</p>

“烧心,白天晚上都烧心,晚上睡不着觉。”</p>

老唐说出一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p>

老刘则是没管那么多,“这是个半夏泻心汤证呀,应该寒热平调。”</p>

补阳还五汤喝了之后会烧心吗?</p>

这个,不好说,就好比,很多时候,临床大夫看着新发脑梗那高血压,不敢用大量黄芪一样。</p>

临床是复杂的,当你说出“不应该呀”的时候,就要先假设如果成立呢,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p>

李介宾看了患者舌象,淡红,薄白苔,脉沉数有力。</p>

这就是临床,考题不会给你出一道错误的题,但是临床会遇到“错误”的病人,之所以说“错误”,是因为发现这玩意儿跟书上说的咋不一样呢?</p>

因素太多了,比方说病人的体质问题。</p>

日本汉方医学家对体质很有研究,南中医的黄煌对此深入挖掘出来,什么桂枝体质、柴胡体质.......姑且先不讨论,有一种关于桂枝汤麻黄汤的用法就是看患者体型。</p>

这种说法是,不用看有汗无汗,看体型壮实与否,壮实的就给麻黄汤,虚弱患者给桂枝汤......</p>

而眼前的这个患者,则是本来就脾胃虚弱,所以大量黄芪入胃,加重了胃虚......再好的汤药,也是需要一个好肠胃来吸收的,这毕竟不是八宝粥。(研究一下四君子汤或者参苓白术散,是不是发现这些成分煎出来很像粥?这就对了,养胃的东西嘛。)</p>

想到这里,李介宾还有心情想起来自己的舅舅。</p>

自己因为浸淫经方的习惯,习惯性说胃虚,而自己的舅舅总是纠正自己,只有脾虚,胃是五谷之海,多气多血,怎么可能会虚呢?</p>

而孟超凡则是姗姗来迟,然后有点严肃的把罗娜喊到了一边。</p>

李介宾这边方子已经出好了,好奇出了什么事情,很少看到孟超凡这种严肃。</p>

总是一口一个师弟的叫着,李介宾都已经忘了,这是位年纪轻轻就评上正高级的大教授。</p>

“你看看这里,右侧大脑中起始段,这里,还有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