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1 / 2)

两天后,中医诊断课。</p>

“今天是我们中诊最后一课了。”中诊老师伤感的擦掉眼角并不存在的眼泪。</p>

真难,总算熬到期末了,以后就能跟这班学生说拜拜了。</p>

中诊老师简单把后面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讲了一遍,然后就撤了......一刻都不想多待了。</p>

下面的同学:......</p>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在中诊里面被归到其他辨证方法里面,这一点,李介宾是不太理解的。</p>

要么就删了,要么就多给一点内容呗,就这样简单讲一讲,真是让人不上不下的。</p>

没办法,通俗教材嘛,就讲一个简单易懂方便上手。</p>

最近有讲,现在的教材跟以前的教材比起来,跟简笔画一样,越来越薄。</p>

很难说这是进步还是退步,要求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呢,国内的小学生都会的九九乘法口诀,国外的小孩子是不会的。</p>

下周就要期末考试了,大家收拾完东西就去复习了。</p>

李介宾也没再多讲什么,六经辨证来自于《伤寒杂病论》,卫气营血辨证来自于《温热论》,三焦辨证来自《温病条辨》。</p>

等到学中医经典的时候,就再讲吧。</p>

李介宾收拾完东西,就坐地铁去了医院,去了谭大夫的诊室。</p>

谭大夫还在整理自己的病案,看到李介宾来了,高兴的起身。</p>

“阿宾你来了呀,那个患者刚刚走,她现在已经不咳嗽了,哪里都好......”</p>

李介宾拿过病案,看了一眼,不奇怪。</p>

张某,女,28岁。初诊,主诉阵发性咳嗽2月余。咳嗽呈阵发性、连续性,干咳无痰,咳则胸憋,晚上较白天咳嗽多发,影响睡眠。口干不喜多饮,纳食尚可,大、小便调。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沉细弦。</p>

处方:生麻黄3g,桂枝3g,干姜3g,细辛3g,姜半夏9g,生白芍9g,五味子9g,生甘草3g。7剂,水煎服。</p>

二诊:咳嗽即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但连服10剂后,仍没有尽全效,现症见咽干、微咳,舌红,舌苔薄白,脉细弦。</p>

三诊:生麻黄3g,炒杏仁12g,干姜3g,五味子5g,射干12g,桔梗12g,生甘草10g。3剂,水煎服。</p>

复诊:诸症皆消。</p>

按照胡希恕的说法,六经辨证,不是六条经脉,而是六类症状群:</p>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p>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p>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p>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p>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p>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p>

很多看过《内经》与《伤寒论》的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两本经典文风差别那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