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冲锋战术已经是游牧民族最适合的作战方式,这种战术刚刚出现之时,蒙古人可以打遍天下,而过了不到百年,永乐爷便可用神机营扫平漠北。这便是此消彼长的道理。”</p>
“火枪的出现就是这改变双方斗争格局的一大枢纽。”</p>
“在下以为,有那一日,当火枪进步到可以碾压骑兵之时,那就是中原王朝彻底征服周边游牧势力的时候!”</p>
“以如今火枪火炮之日新月异,这个时间我敢断言,不会超过二百年!至多二百年后,游牧骑兵将再也不会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p>
“那一天越早出现,边境越早能得到长久的安宁,这便是我认为我大明该重火器而非弓马的根本原因!”</p>
王文龙的一番话说完,郑国泰听得目瞪口呆无法反驳,而懂行的官员则激动不已。</p>
兵部尚书王世扬这时也不管主动和王文龙说话会不会让郑国泰对他有意见了,走上两步激动问王文龙道:“建阳真敢预言二百年内火枪就能打服蒙古骑兵?”</p>
王文龙点头道:“在下以为这还是保守估计。”</p>
热兵器的杀伤力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间将会不停的进步,当突破某一阈值,战争之中的生产力优势就将永不回头的超过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p>
在东方,这个优势的体现就是“我大清”扛着火枪直接把准噶尔给灭了,乾隆直接打出十全武功。在中亚,这优势的体现是奥斯曼帝国用火枪一举征服了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创造了庞大的帝国版图。在北亚,这体现则是一直被游牧民族压着打的俄罗斯人凭借火枪支楞起来直接杀穿了西伯利亚,打的中亚各游牧民族全都被迫臣服。</p>
火器,就是将生产力优势转化为军事优势的决定性武器!</p>
而听到王文龙斩钉截铁的说出这一论断在场与军事相关的官员们,哪怕不完全相信二百年这个时间,却也纷纷感到激动。</p>
这和此时大明朝的国防经济状况有关。</p>
在王文龙前世,军事经济学是六十年代冷战时期美国人提出来的经济学细分门类,当时的老美在冷战中属于有钱的一方,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花钱才能够赢得冷战。当时老美可以投资的军事科研项目太多了,究竟是增强常规战斗力、还是核战斗力?或是把钱拿去发展太空科技?似乎每一条路都能走得通,又似乎每一条路都有缺点。于是军事经济学应运而生。</p>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研究怎么花钱能使得军事力量最大化进步的学问。</p>
而此时的大明面对周边力量也是类似的境遇。大明的财政紧张,那是对于大明内部来说的,而和周围的势力相比,大明每年千百万两的收入绝对是一个超级强权。可同时大明确又面对着军事力量不足的窘境。</p>
口袋里这些钱究竟该怎么用才能强大军事力量,可以说此时大明正是需要军事经济学的时候。</p>
郑国泰看着王文龙长篇大论的一通回答后场中的官员不少都露出喜色,即使一些武官不完全相信王文龙的乐观判断也纷纷思考起王文龙所说的装备制胜论对大明的意义,他哪还不知道自己在刚才的辩论之中已经大败亏输。</p>
趁着大家没注意,郑国泰直接带着杜铳开溜。</p>
在场稍有头脑的文武官员都已经倾向于王文龙,虽然京营之中的勋贵对于文官普遍没有什么好脸色,但这些人也最是爱跟风的,郑国泰知道王文龙刚才的滔滔雄辩非常符合这些勋贵的口味。</p>
当年的李卓吾之所以一到京城就引起东林党人的注意,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他骂天骂地观点犀利吸引了大量京城勋贵前去拜会。</p>
郑国泰知道王文龙表现的越是嚣张强势,这些人越会以为王文龙有本事,而他继续留在这里,只是自取其辱罢了。</p>
而此时果然有不少勋贵纷纷认为王文龙有观点有本事,这是一个名士应该具备的品格,京营的十二侯爷纷纷围拢过来,主动和王文龙攀谈军事之学,他们的祖先都是靠马上立大功才成为勋贵的,他们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打仗的本事,但却很乐得结交王文龙这种“军事人材”,至少也能拿王文龙所说的军事经济学内容去和其他勋贵吹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