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第224章 人事调整(2 / 2)

其实,吕谋早就从历史上知道毕良佐其人,才华学识尤在其父之上。毕懋康的所有著作都是由他整理修订的。</p>

实际情况的确如此,现在百废待兴,内阁事物实在繁忙。再加上陈确那里更缺教授,就拉了老师过去帮忙。</p>

感情这老师是早有准备啊。</p>

再三权衡利弊之后,这时候崇祯开口:“二候为国开疆拓土有功,按历朝惯例,当赏公爵。”</p>

现在的他真的是体力耗尽,为这个大明耗到油尽灯枯了。</p>

更有二贤堂书院还要讲学,实在是够这位老先生吃力的了。</p>

只是自己的记忆里,他是在江南老家的,没想到,他早就混进了工部内部了。</p>

但他不知道,这只是在安他和江南人的心,估计着满清是不会看到草原被侵吞,更不会看到大明的强大。</p>

史可法一听,激动的都快哭了,江南,总算得救了。</p>

当然,即便满清能够忍住,那吕谋也要挑起对满清的灭国战争,江南还是要再哭一哭的。</p>

毕懋康站起来:“摄政王,臣老啦,请求致仕卸任。”</p>

然后赶紧解释:“犬子随我身边左右,对器械研发制造多有心得。更在工部一直主持生产部门,保证能承担得起重担,保证大军各种供应无忧。”</p>

在草原,这个公爵可是实打实的大明国公,比那些虚的郡王可要强上百倍。</p>

这一点在调他们入京之前,父子三人就已经合计好了。</p>

吕谋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向了父皇:“父皇,祖吴两候,在蒙古为大明开疆拓土,在西北责任重大劳苦功高,需要封赏。”</p>

他这里处理完,刚想指示户部配合事宜,结果黄道周站起来:“皇上,监国,摄政王,老臣年迈——”</p>

三人大惊,你不过年刚过五十,怎么就年迈啦?难道也看中那个那个毕懋康,也要蹭热度,混个伯爵致仕吗?</p>

黄道周似乎看出父子三人心思:“老臣老朽,但还能为国奔走。不过内阁事重,臣又被陈确大人拉去国子监做个客座教授,户部差事实在照顾不过来。为此,臣请交卸户部尚书一职,请何富贵大人充任。而全军后勤,臣举荐恩科第四名的洪学勤担任。”</p>

“既然两位国公,能保证宣大以东的长城防线不再被蒙古侵扰,那么,我们就可以解放出来吴三桂和齐飞的七万骑兵,我们就可以在攻略陕西之后,收复大名府和河南山东,让我们正式和江南接触,为尽快进军江南做准备了。”这个大饼是给江南人画的。</p>

然后在心中道:“将兵掌握在真正忠于大明的祖大寿手中,比掌握在吴家父子手中,更让我安心。以后,你们大舅子妹夫,就在草原上斗吧。”</p>

朱慈烺点点头,转回头向父亲建议:“请父皇赐毕老爱卿伯爵荣养,如何?”</p>

一听自己被委以重任,洪学勤出班跪倒给父子三人磕头:“如此重用,臣不敢推迟,唯粉身碎骨报效。”</p>

这次的人士调整很恰当,也很合适。如此,让整个朝廷的运转更加高效,为后续的战争胜利,奠定了内部基础。</p>

吕谋准备在这种看似不温不火中,逐步用恩科的学生,替换朝中老迈的官员,让没有东林党背景的官员充斥朝堂。</p>

对东林党,吕谋无论前世今生,真的是受够了。(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