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龙和金月姬两口子听了闺女郝冬梅的话,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把目光看向了周秉义,说实话,两人对于周秉义还是满意的,但是对于住在光字片儿的周家就不太看的上眼了,这也是他们一直都不跟亲家来往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觉得两家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p>
周秉义听了妻子的话,吞咽下口中的食物,然后端起了碗喝了口汤顺顺,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然后说道:</p>
“那是你对他不了解,郑娟还真是没对你说大话,秉昆确实在那边买了房,我还跟着去看过,就在南锣鼓巷那头,一个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儿,花了一万多块,他也早就跟我提过,要在北京置业,然后把爸妈接过去跟他们一块儿住。”</p>
听到周秉义的话,不光郝冬梅吃惊,就连郝金龙都罕见的瞪大了眼睛,他和金月姬在北京也呆过一段日子,自然是知道南锣鼓巷是个什么地儿,那里的房价说是北京最高也丝毫不为过,搁以前,那里住着的都是些达官显贵,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住的起的。</p>
郝冬梅看着周秉义吃惊的问道:</p>
“秉昆不是跟你和周蓉一块儿上大学呢吗?他哪儿来的那么多钱?”</p>
不怪郝冬梅惊讶,人均收入二三十的年月,直接出手一万多块,买下一个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儿,哪怕是对于郝家都很遥远,更何况是从光字片儿走出去的大学生了,这也太让人不可思议了。</p>
周秉义无奈的笑了笑,然后对盯着他的郝家三人开口解释道:</p>
“别说你们,就连我和周蓉都小瞧我们家的老疙瘩了,他没考大学之前,就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小说,当时就得了一千多块稿费,临走之前,帮着家里把房子翻了新,盖了个小二楼,然后带着剩下的钱去了北京上学。</p>
即便是上学的这一年,这家伙也没闲着,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每隔一两个月都会往《人民文学》,《收获》这样的杂志投稿,而且都在杂志上连载了,当初他写的第一本书《蹉跎岁月》,据说已经被出版社看中,装订成册,要出版发行了。</p>
所以这家伙还真的不缺钱,最主要的是他的钱来的正大光明,谁都不能挑出不是来。如果他整天忙着写文章,我作为他大哥还能絮叨他两句,毕竟去北大是去上学的,可他在学业上也是属于一骑绝尘的那种人,在经济系是名副其实的状元,没谁能撼动他的地位。”</p>
换了旁人听了周秉义的话,可能还会觉得他在炫耀自己的弟弟,可是郝家三人,却能在周秉义的话语中,听出周秉义深深地无奈。</p>
郝冬梅和周秉义是高中同学,两个人好的就跟一个人似的,郝金龙和金月姬作为父母,自然要将对方的家庭背景给弄清楚,周家的老大和老二,在学校里完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至于周秉昆,则是他们的对立面,妥妥的老师见了都头疼的差生。</p>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十年时间过去,当初的那名初中都没读完的差生,居然凭借一己之力逆袭,成为了整个吉春都街知巷闻的状元。最关键的是,他还远不止此,在文学上有这么大的造诣。</p>
郝金龙听了周秉义的解释,未置可否,吃完饭,擦了擦嘴,然后对着周秉义说道:</p>
“秉义啊,呆会儿吃完饭,到书房来一趟,我有些事情要和你谈!”</p>
说完郝金龙直接起身,朝着书房走去。周秉义端着饭碗一脸的茫然,朝着妻子看去,发现她也不知所以然……</p>
第二天,叶晨正陪着老爷子坐家里喝茶的工夫,周蓉和周秉义回了家,当周母告知二人,叶晨要把他们去北京居住的消息时,二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周蓉直接开口说道:</p>
“爸,妈,这是好事儿啊,以后我们大哥再想看你们的时候,直接抬脚就到家了,再也不用挤火车往回赶了,你们是不知道啊,年节的时候,回来的火车票可太不好买了!”</p>
对于这种不用自己花一分钱,而且还能享受到福利的建议,周蓉自然是不会拒绝,不但不会拒绝,而且会双手赞成,因为她从心底里厌恶光字片儿这个地方,能不回来一刻都不想回来。哪怕是现在,周蓉走在光字片儿,不懂事儿的小孩儿,还会在家长的教唆下,指着她的背影说道:</p>
“看,那就是老周家当初的那个盲流子!”</p>
每到这个时候,周蓉都恨不得回过头来,把那熊孩子的嘴给撕烂,气的她简直肝儿都疼,然而她作为一个成年人,根本没法跟个孩子一般见识,这特么就尴尬了。</p>
周秉义听到母亲的话,脸上挤出了一丝不自然的笑意,他抬头看了眼叶晨,然后说道:</p>
“秉昆,有时间吗?好久没回吉春了,陪大哥出去转转吧!”</p>
叶晨从周秉义的微表情里,看出来周秉义应该是有话跟自己说,也没拒绝,下了炕,装上了外套,就跟着周秉义出了门。</p>
出来之后,叶晨对着周秉义说道:</p>
“大哥,有日子没吃过吉春的小吃了吧?走,咱俩去回宝珍搓一顿,我请客,我馋他们家那一口可有日子了,我记着小时候你还带我去过一次呢!”</p>
叶晨的话,瞬间勾起了周秉义的回忆,周秉义笑了笑,然后说道:</p>
“好啊,我在通辽兵团的时候,经常会想起吉春的小吃,那时候总是琢磨着,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吃到了,今儿个就宰你这个大户一顿!”</p>
说起吉春的老字号,回宝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品牌。如今,回宝珍饺子馆的总店开到了长通路上,店面门脸很普通,门口上方挂着一块黑底烫金字的招牌。在这里,你很难找到老字号的气派与华贵。</p>
一九二五年,回宝珍在新民胡同开起“回记饺子馆”。回记饺子的工艺精益求精,精肉、净菜,花椒水用一定的比例和陷,包出来的饺子个头均匀,皮薄边小,馅大细嫩。</p>
因为其价格公道,服务热情,讲究实惠和信誉,“回记饺子馆”很快在长春叫响,并迅速声名远扬。三四十年代,回宝珍的饺子馆所在的新民胡同当时为市中心,是全长春最繁华的地段。南来北往的旅人、客商都要到这里去吃上一盘饺子,喝上半斤烧刀子,一饱口福。</p>
二人来到了店里,两兄弟叫了壶酒,让店家帮忙烫好,就着饺子,喝着小酒,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吃的差不多了,叶晨擦了擦嘴开口说道:</p>
“大哥,有什么话也别藏着掖着了,抖落出来晒晒吧,你这都憋了一道儿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