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心来说,冯颋并不希望在这个时候与魏公子姬润麾下的军队开战。
因为据他所知,魏公子姬润所率领的这支魏军,已经被暴鸢麾下驻防在高狼的军队截断了后路,切断了魏军的粮草运输。
因此,只要围困住这支魏军,那么这支魏军迟早会因为粮草问题而自溃,根本不需要开战。
也正是因为这样,冯颋在率军抵达了泫氏城西北的丹水后,便在此地伐林建造军营,从未想过去攻打泫氏城,亦或是其余三座魏营。
事实上,冯颋对此也有些无奈。
倘若换做其他军队面临军粮高竭这个问题,相信军中士卒的士气必定受到严重影响,陆陆续续出现逃兵,甚至是干脆投降他韩军。
在这种情况下,冯颋只要配合暴鸢、靳黈两军,三面围住这支魏军,甚至不需要开战,就能使这支魏军不战而歼。
但是眼前这支魏军有些特殊,这支由鄢陵军、商水军、游马军组成的肃王军,自三年前那位魏公子姬润初始出征讨伐楚国起,就从未打过一场败仗,无论是楚暘城君熊拓、楚寿陵君景舍、楚国的上将军项末,再到三川,再到秦军,再到韩军,这支魏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从未战败过,这就导致这支魏军的士卒,拥有一种盲目的乐观与自信。
他们相信如何面对什么样的敌人,身陷什么样的险峻,最终,胜利还是会属于他们。
这就值得这支魏军的士卒,在士气上始终保持高昂,非常难对付。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骄兵,确切地说,这是一支已经铸成了荣耀的军队,军中的每一名魏军士卒,都希望竭力维护己方这支军队的不败传说,这就比较棘手。
当然了,倘若单单只是这样还则罢了,毕竟兵法中针对骄兵有一系列的办法,否则也不会留下骄兵必败的说法。
坏就坏在,这支魏军的军纪非常严明,更要命的是,作为三军统帅的那位魏公子姬润,并非是一个会被不断的胜利冲昏头脑的统帅。
因此,这支魏军固然是骄兵,也只是骄兵悍将的那个骄兵,属于极其难对付的强敌。
魏军很尴尬,因为他们打下了泫氏城,粮食却出现了问题。
而韩军也很尴尬,明明是在战略上占据着优势,本可以顺势围困这支魏军,然而,这支魏军的进攻性实在太强悍,以至于强大的韩国军队都有些忌惮与之争锋。
时机抓地可真准啊……
站在营寨内的瞭望塔上面,冯颋目视着从遥远处缓缓而来的魏军,不由地皱了皱眉。
近两日,当冯颋下令在此地建造军营的时候,他就在猜测,那位魏公子姬润会不会派军来袭。
事实证明,近两日魏军并没有进攻他的意思,可就在冯颋误以为魏军已准备向南撤离的时候,魏军毫无预兆地就出兵了,这让冯颋着实有些郁闷。
他忍不住想冲着那位魏公子姬润吼一句: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要等我军修好半座营寨的时候来,这算几个意思?
郁闷归郁闷,那位魏公子姬润的意图,冯颋多少是能明白的:就是要让你竹篮打水一场空,让你白白投入诸多人力。
此时,冯颋的副将冯颋见自家将军面露沉思之色,遂小声说道:“将军,不如撤军?……魏军眼下不过是一头困兽,我军没有必要与其死磕。”
“……”冯颋闻言瞥了一眼副将郑继。
见此,副将郑继当即意识到自己的失言,低下头不再说话。
不可否认,似眼下这种战况,的确不合适与魏军交锋,但既然魏军主动来攻,冯颋也不能不战而退——这是基于韩国宫廷内部政治的考虑。
可能在魏人眼里,这两次北疆战役的发起者皆是韩国,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在冯颋等韩将眼里,这两次战役的发起者是有区别的。
上次魏韩北疆战役,发起者乃是釐侯韩武,所以效力于这位王侯的韩将靳黈,才能成为当时诸军总帅。
但很遗憾,上次战役韩军的战果并不显著,尽管战役初期韩军的势头颇为凶猛,攻陷了魏国不少城池,但在那场战役的中后期,魏国开始发力,诸如魏国大将军韶虎、魏将姜鄙、南梁王赵元佐等魏国的名将,陆续参与到北疆战事,致使韩军先前取得的优势逐渐丧失。
对此,韩国国内的大贵族们很不满意,这使得釐侯韩武在国内失去了一批支持者。
而这次北疆战役,则并非像上回那样由釐侯韩武独掌大权,其中涉及到一些其他派系的势力,就比如诸军总帅暴鸢,他就是韩王然的拥趸。
当然了,韩王然对釐侯韩武其实并没有多少威胁,毕竟当代的韩王,是一位内向而懦弱的君王,要不是有暴鸢等军中将领以及一些老臣支持,怕是连王位都坐不稳。
关键在于另外一位,康公韩虎。
论王族内的辈分,康公韩虎乃是韩王然与釐侯韩武的叔父,谣传此人对王位报以垂涎之心,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韩王,荡阴侯韩阳,便是以其堂侄身份,得到了康公韩虎的举荐,成为了邯郸方进攻魏国河东郡的一军主帅。
而他冯颋作为釐侯韩武一系的人,倘若在这场战役期间作出不战而退的举动,哪怕这支正确的判断,战后也势必会遭到康公韩虎一方人士的指责与攻击。
因此,未免日后遭到政敌的攻击,冯颋必须应战,毕竟他的靠山釐侯韩武,面对康公韩虎势力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