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大浪淘沙的过程(2 / 2)

拣宝 1547 字 2022-09-08

这时钱老也顺势把工布剑放回剑匣之中,也轻轻举杯示意喝了口茶,然后笑道:“那个唐后行从图,没拍下来吗?”

“别提了,拍不起埃”王观摇头叹道:“去到拍卖场之后,才知道有钱人真多,才一千五百欧元的东西,他们居然硬生生哄抬到三百七十五万欧元,简直是不把钱当钱。”

“很正常嘛。”

钱老估算了下,淡定道:“才三千多万而已,价格也算是比较正常。说起来,也是由于你存了拣漏的心思,最后发现没漏可拣了,才觉得很贵。”

“可能吧。”

王观不好意思一笑,随即有些惋惜道:“不过很可惜,图画的颜色十分暗淡无光,远远没有故宫收藏的仿品那样鲜艳。不过考虑到经历了一千多年风雨,图画还没有毁坏也是十分难得的事情,就不再做其他奢求了。”

“所以才说文物需要细心呵护,不然每一次转手,就是一次折腾。”钱老点头道:“折腾得多了,连铁架子都会松散,更何况绢纸类的书画作品。”

王观深以为然,不过有些事情也不以个人意愿为转移,总有遇上外力不可抗拒的因素的时候,那也没有办法。

其实古物的传承,说起来也是一个大浪淘沙,又兼杂了偶然性的过程。大浪淘沙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淘到最后自然剩下金子。毕竟只有好东西大家才会珍藏,不好的东西不重视,往往容易毁坏了,不过也不心疼。

当然,有的时候很珍贵的东西,却由于古人的愚昧无知,觉得稀世珍宝既然是自己生前的最爱,那么死后与自己陪葬自然是合情合理。所以很多珍宝就被埋起来了,再也没有任何的音讯,相当于失传了。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兰亭序了,有人说埋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帝陵之中,也有人说是武则天的陪葬品,反正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

不过类似于兰亭序这样的东西还好,至少大家还有一个念想。毕竟以中国人比较喜欢挖人坟墓的习惯,唐太宗也好,武则天也罢,他们的陵墓迟早逃离不了有关部门的毒手,所以兰亭序真迹最终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然而与陪葬相比,古代还有一种更加让人憎恨的习俗——殉葬!

比如说富春山居图,那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可以称得上是黄公望画作之冠,也是他创作技艺达到巅峰状态的作品。呕心沥血,历时数载,把毕生的积蓄,以及人生的感悟,都融入到这幅作品的创作之中。

画成之后,堪称神品,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这幅作品在短短的几百年之间,被不少文人名士收藏过,期间就有沈周、董其昌这样的名家。

一转眼,明朝完蛋了,然后到了清代顺治年间,这画就落在收藏家吴洪裕手中。不过在弥留之际,他居然丧心病狂的要拿富春山居图焚画殉葬。

第一天,先烧了智永和尚的千字文真迹,第二天就开始烧富春山居图……

当初看到这个典故的时候,王观恨不能直接穿越回去,一脚把那人踹死,然后抢了富春山居图就跑。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富春山居图还是被烧着了。

不过不幸中的大幸,吴洪裕是老糊涂了,他的晚辈之中还有明白人,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把名画抢救出来了。但是图画毕竟被烧过,自然出现了残损情况,从此以后一分为二,现在更是分隔两地,一半留在杭州博物馆,另外一半则在台北故宫。

此间种种,自然让人十分嘘唏感叹。

当然,这些也是题外话了,这个时候钱老询问了一些唐后行从图的细节,又开解了王观一番,然后笑道:“你在香港逗留了这么久,就得到了一把工布剑而已么?我可是听说,你好像还有另外一件国宝。”

“嗯1

王观顿时一脸警惕的样子:“王馆长打电话给您了?”

除了王馆长以外,王观还真想不出谁会打这个小报告。这事他之前没提,本来是想给钱老一个意外惊喜的,现在看来是白费心机了。

“没错。”

适时,钱老轻笑点头道:“昨天晚上,他连夜给我电话,语气之中充满了强烈的羡慕和嫉妒,我还以为是工布剑的事呢,谁知道居然是另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