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问题暂时解决,接下来就是解决投资问题。在投资问题上,尚文和蒙毅不用操太多的心。两人草拟了一份投资意见。这份意见是政府带有引导性的提供给投资者。为了配合这份投资意见,以及尽快的开发南方。就需要在某些重大领域做出一定的让步。比如,减免税赋,还有政府提供免息贷款。
经过反复的修补,秦国出台了第一份旨在开发南方的投资意见书。
投资意见书很快就刊登在报纸上,这次南方开始成为人们新的话题。
投资意见书上写的很清楚,南方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这些林业资源不同于北方的林业,比如,楠木,这种木材北方可没有。这东西不仅做家具合适,如果你要有钱的话,可以做地板,地板材料已经成为人们新的建筑必备材料。
投资南方的林业可以有很大的赚头。但交通问题让所有人感到担忧,但政府给出了解决的办法,秦国将修建一条铁路和一条公路还有一条高速公路来解决。并且在四年内,秦国将打通从秦岭到巴蜀的通道。
人们认为可行,从那条铁路线南下然后坐船而上进入巴蜀,把巴蜀的木材通过水路运出来,可以埃于是一些大胆的投资者开始投资林业资源。
不仅仅是林业资源,还有农业方面。秦国吸引了一大批农家的人,这些人掌握了大量农业技术,这对秦国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加上秦国本身技术的大发展。让这些农家的人有了一个超越性成果。
玻璃的出现让秦国可以在冬天修建温室,这样就让农家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研究各种植物生长的条件。首先是甘蔗,秦国对甜味的需要是非常庞大的。各种面食,以及酵母的广泛使用。让秦国的蛋糕有了膨胀式的发展。不过发展的背后,人们对蔗糖的需求日益剧增。
不得已,人们改用各种果酱来代替,但是奶油,特别从楚国大量进口甘蔗,经过活性炭吸附之后带来的白糖。让秦国开始在茶,牛奶中加入白糖以来。甘蔗的量一下子成井喷需求加大。人们把加入白糖成为富裕的象征。民众争先恐后的购买白糖。但白糖的产量非常的低,即便是含有一定杂质的红糖价格也仅仅低一两个半两于白糖。
秦国的需求刺激了楚国大量种植甘蔗,但农业生产需要时间,特别是甘蔗是暴利行业,楚国以此行业来达到和秦国贸易的平衡。所以,楚国不允许楚人以外的人从事甘蔗行业。
但农业技术研究突破了这一点。农家的人总结出了甘蔗种植的一些条件。他们是偷偷移出好几株甘蔗在温室中培育出来的。通过一定的气候测定。秦国很支持这些农业技术人员的数据。他们判定在巴蜀之地可以大规模的种植甘蔗。
这个消息一出,自然吸引大量的人越过高高的山脉进入巴蜀做甘蔗生意。他们要大片的种植甘蔗,并且聘请这些农业技术人员做顾问。
巴蜀粮仓开始转型成为秦国甘蔗糖业基地。如果不是秦国扩张了大量的土地,人们的饮食结构有了很大调整,是不会让一个巴蜀粮仓成为秦国的糖业基地的。
一项报纸无聊调查显示,秦国人对小麦等种植食物需求为百分之四十五,肉食需求稍稍低于这个数字,大约在百分之四十二左右,但在北方以及西部区域,这个数字高于百分之五十,因为他们有大量的肉食存在。其余为,茶叶,水果,以及各种饮料的输入。
也正是秦国饮食的多样化需求才让巴蜀敢于做这么大的尝试。在秦岭的南麓。一些人开始引入楚国的橘子,水果不仅仅可以做罐头。橘子香水也是一个很大的需求之一。秦国需要从楚国进口大量的橘子,这个时候橘子还没有引入到今天重庆,四川一带种植。只有在楚国的淮河以南地区菜油。水果需求让秦国开始在秦岭一带种植橘子。这些都得益于农家的嫁接技术。
楚国之所以能够和秦国保持旺盛的贸易的往来,是因为楚国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秦国的蚕丝不如楚国的好。量也不如对方的量大。还有橘子,秦国只能采摘那些青涩的绿橘进行长途运输才能到达秦国。橘子放置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变成金黄色。秦国为了继续保持橘子,只能就地做成罐头。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金属,秦国发现楚国长江以南有丰富的特种金属,这些金属能够很好的切割钢铁金属。经过一段研究,尚文认为秦国得到了一种钨的金属。在加入少量钨之后,就可以让钢铁的硬度达到一个惊人的地步。钻孔以及加工各种齿轮秦国都需要进口这种矿产,但价格高的离谱。
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黄铜,秦国利用电解的办法解决了黄铜生产问题。秦国开始使用定装弹药一来,黄铜一直限制子弹的产量。而楚国有大量的黄铜矿。秦国需要通过大量进口黄铜才能满足子弹生产需求。
秦国则出口军火,钟表,服装,香水,玻璃等工业成品。双方的贸易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因为秦国不出口的话,就会失去大量的工业原料。这些工业原料楚国都有,而秦国没有。投资银行的一份报告详细的调查了秦国和楚国的贸易情况。银行人员发现了这个微妙的关系,秦国不敢随意的涨价,因为秦国的原料来源于楚国,如果秦国涨价的话,那么楚国就会随意的变更价格。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最终促使秦国要拿楚国开刀。主动打破这种平衡。突破口就是最大的白糖需求。白糖是最大的暴利行业,楚国占据甘蔗的生产地,而秦国则要设法改变这一情况。投资意见书将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将甘蔗原材料收归秦国自己所有,而不是成为楚国的一大财政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