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些话似乎耗费了戴县令许多精力,脸色变得更加苍白。</p>
“戴大人身体有恙,不知患的何病症,道长也精通医术......”宋莹接过信,担心问道。</p>
“陈年旧疾,药石已无用,莹丫头,我这次来也有个不情之情。”</p>
“我们戴家昔日遭逢大难,只余我和舍弟戴景明,他自小顽劣又学了武艺,两个月前偷跑去京城找仇家麻烦,好在范家及时发现将他保下,如今我想将妻子与景明托付给你照看,等天灾时到你这处庄子避难。”</p>
宋莹对戴家兄弟两人印象很好,等戴春和讲完,才知道以前戴家发生的祸事与十四年前的洪水有关。(127章有提到过)</p>
原来戴家父族曾显赫一时,与范家世代交好,十余年前戴父时任户部尚书,当时大周四海生平,与漠北和西南的战事早已结束,国内形势安稳。</p>
十四年前,出现大周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水,灾情紧急。水患之后瘟疫接踵而至,戴父原籍便是洛州人士,家乡突遭洪水,当即临危受命,调拨银两与粮食药材等物资亲自前往黄河沿岸一带赈灾。</p>
赈灾队伍有上千余人,押送白银三十万两,从京城出发,星夜兼程,在河东道前往洛州的双夹山时遇险,上千人无一生还,消息传至京城,皇帝震怒。</p>
经查是灾民联合土匪作案,最终皇帝派唐家将领前往双夹山剿匪结束定案,但白银与诸多粮草药材却不翼而飞。</p>
戴父因公殉职,戴母得知消息后悲痛难当,一个月后去世。戴家人丁单薄,当时戴春和年仅十二岁,戴景明也才两岁。</p>
此案诸多疑点,他私下调查,却在途中遭遇刺杀,在家丁护卫拼死保护下逃过一劫,却也中了寒毒,幸而被道长所救。</p>
宋莹听道长提起过那场洪水,当初是真定府、晋州、南阳、均州四府城太仓支援下,才不至于发生民乱,宋时砚还因此被灾民所感,沿途立了生祠。</p>
想到这,宋莹心思陡然沉了下来,双夹山一案与二十日前茂山的情况何其相似,若没有猜错,这应该也是皇帝的把戏......</p>
“戴大人,这次出行时遇到建州大旱,在茂山我曾遇到类似的案子,景明入京城,是去刺杀钦天监监正?”</p>
戴春和乍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大惊,立时站起身仔细询问。</p>
听完宋莹的讲述,他颓然坐到椅子上,面色一阵灰败。</p>
“不错,这么多年我一直瞒着景明独自调查,数年前,我循着蛛丝马迹,查到了大内暗卫出手的痕迹,这才洞悉当年的真相。秦老贼兼任司隶缉事府的大首领,呵呵...调查来调查去,幕后真凶竟是...”</p>
宋莹感同身受,原主一家的幕后真凶不也是那皇帝老儿么。</p>
“我早已熄了报仇的心思,自请来丰县做县令,也不过是苟且偷生罢了。谁知景明无意中在书房看到我的手稿,竟偷去京城准备刺杀秦老贼,好在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范家察觉将他强行留下。”</p>
“皇帝为何这样做?明面上赈灾,却私下派人劫粮,引发民乱对他有何好处?”宋莹心中已有猜测,如此问也只是想确认。</p>
然而,戴春和并未回答,只是叹道:“在上位者眼中,百姓如蝼蚁一般,微不足道。天灾在即,各施手段罢了。”</p>
看着他灰败的面容,宋莹感到一阵悲痛,“瓶中的药,我也不确定是否有效,戴大人不妨一试,以水送服。”</p>
戴春和知道宋莹有些秘密在身上,但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他接过药后拱手行礼。</p>
“宋莹,皇帝的心思难测,百姓却首当其冲,我不是不恨,但‘为生民立命’是我戴家家训,如今托你的福,土豆这种高产作物问世,我也参与其中,算对父亲也有所交代。舍弟和冬娘...”</p>